送王少府游河南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

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马卿正遭遇失意的时候,向东去拜访各路诸侯。
在宋国遇到的人应该很少,独自游历梁地的客人更加忧愁。
夜晚时分,鸟儿在千家万户间翻飞,秋天的两河地区蝉鸣声急切。
我本来就没有介绍人的,因为你的缘故,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注释

马卿:指马周,唐代名臣,此处代指失意之人。
失意:不顺心,不得志。
东去:向东出发。
谒:拜见,拜访。
宋人:宋国的人。
游梁客:游历到梁地的客人,可能指诗人自己。
愁:忧虑,忧愁。
鸟翻:鸟儿飞翔。
千室:众多房屋,形容城市或村落。
蝉急:蝉鸣声急促。
仆:我,谦称。
无媒者:没有引荐人。
因君:因为你的原因。
泪亦流:眼泪也流了下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失意之后,准备东行谒见诸侯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夕阳西下时鸟儿在千户人家中翻飞,以及秋天蝉鸣声急促等,表达了游子独愁和悲凉之情。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开篇即设定了诗人的心境与行动方向。马卿,即古代官职名,指的可能是王少府本人或诗人自比。失意则是因为仕途不顺或者其他原因而感到沮丧。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中,诗人提及经过宋国时遇见的人不多,这里的“宋人”指的是古代宋国之人。在此情境下,“应少”二字显得格外孤寂。接下来,“游梁客独愁”则是对自己旅途中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忧思。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黄昏时分,鸟儿在千家户院中飞翔;而蝉鸣则是秋天的标志,其声音紧迫,似乎也在诉说着某种哀愁。

“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仆本无媒者),但因为对友人的思念,他的眼中也盈满了泪水。这不仅是对失意官员自身情绪的抒发,也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坎坷中的感慨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羽林往秦州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

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

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丘丹归江东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

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

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乐平苗明府得家字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

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

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