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惟正

秋气驱炎歊,长途向清凉。

有客别我去,千里东南行。

客也试台吏,经纶乃中藏。

诏归荷君赐,慈母方在堂。

囊空无长物,杂遝罗群芳。

腰悬古时剑,一拂万丈光。

登山桂作屩,涉水兰为桨。

瞻依略东岱,靡靡逾河梁。

挽之竟莫留,欣然倒壶觞。

问客不我荅,兴歌漫成章。

激昂露衷曲,古意何悠扬。

馀音未断绝,起视高云翔。

云翔不能定,目极秋天长。

我闻壮其意,欲赠何所将。

珍重复珍重,此意愿勿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送李惟正》。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李惟正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秋气驱炎歊,长途向清凉”点明了季节与行进的方向,秋风驱散夏日的炎热,友人踏上了一段前往清凉之地的旅程。接着,“有客别我去,千里东南行”,直接点出送别的主题,友人将独自一人,远赴千里,向东南方向而去。

“客也试台吏,经纶乃中藏”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与能力,即使在官场中也能保持自我,不被世俗所染。“诏归荷君赐,慈母方在堂”表达了友人得到朝廷恩赐,得以回家探望母亲的喜悦之情。

“囊空无长物,杂遝罗群芳”描绘了友人出行时的简朴,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腰悬古时剑,一拂万丈光”则以剑喻志,表达友人虽身在江湖,但心怀壮志,光芒万丈。

“登山桂作屩,涉水兰为桨”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自然之美,无论是山间攀爬还是水上泛舟,都能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瞻依略东岱,靡靡逾河梁”则表达了友人对东方泰山的仰望,以及跨越黄河的豪情。

“挽之竟莫留,欣然倒壶觞”写出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欢聚,虽然友人最终离去,但主人以酒相送,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与祝福。“问客不我荅,兴歌漫成章”则描绘了友人离去后,主人自顾自地吟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激昂露衷曲,古意何悠扬”表达了友人离开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对古代精神的传承。“馀音未断绝,起视高云翔”则是对友人离去后,余音绕梁,仿佛高云在飞翔的景象的描绘。

最后,“我闻壮其意,欲赠何所将。珍重复珍重,此意愿勿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壮志豪情的赞赏,以及希望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都昌阻风用陈后山韵与诸生

北风朝将东,濛濛复江雨。

云谷淡还浓,匡庐渺何许。

水神本无心,似为行人怒。

望望落星湾,只尺不可渡。

左蠡悬孤厓,古号险阻所。

猛夫纵当前,焉用力扼虎。

忆当岚光开,诗景恣探取。

风雩寄晴峰,点也吾与汝。

晦明固有时,今昔异闻睹。

布泉水双绅,炉峰烟一缕。

船窗坐无聊,令人邈怀古。

悠悠黄鹤楼,远思孰能禦。

宁辞酒杯宽,更爱诗律富。

江氛有恒占,倚津问行贾。

冥冥白映空,洞庭浸全楚。

南风一转移,至日堪指数。

诸生故多情,侍我同笑语。

大哉天地间,茫茫分散聚。

题诗记淹留,知者书付与。

形式: 古风

望庐山

昔年登少室,我眼凌北州。

迩来十年馀,复作匡庐游。

匡庐表南服,盘据长江流。

望之百里外,势与云俱浮。

五老未能辨,怀仙入冥搜。

明朝杖碧玉,飞上高峰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止酒和邃庵先生

戒酒如障川,岂不立可止。

但恐矫杜心,变在太过里。

无量垂明文,万古师孔子。

不可善学可,闻诗为公喜。

维时月在寅,岁事从兹起。

谁云小大殊,谨始同一理。

我方醉公醇,乃辱谓知己。

来者公得之,往者吾过矣。

在德不在酒,公量日无涘。

荅公述周书,尚克羞馈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用韵再答

我方困于酒,因君亦思止。

公心周诰前,兴在陶诗里。

尝观复初爻,端拜颜氏子。

所贵进我德,宁顾俗憎喜。

但恐言语多,口过从兹起。

圣贤本在人,浊醪空妙理。

曲生虽可交,终然不如已。

公能透此关,不止自止矣。

如操有舵舟,何患江无涘。

愿勿逾此心,恒若承大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