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二)漱醉亭

我家北斗南,卜居近山坞。

浚井得清泉,凿池不择土。

京城井鳞鳞,厥味半甘苦。

谁知城南园,有泉白如乳。

门前车马喧,客醉日亭午。

呼童转辘轳,铜瓶挂修组。

漱齿得甘凉,如风涤烦暑。

心清谈辩驶,舌端洒飞雨。

但恐醉复醒,君眠客不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王立之园亭中漱醉亭的喜爱与赞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清泉的甘甜与清凉,以及环境的宁静与雅致。诗人以“我家北斗南,卜居近山坞”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园亭的位置关系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营造出一种隐逸脱俗的氛围。

接着,“浚井得清泉,凿池不择土”两句,直接点明了园中水源的纯净与自然,暗示了园主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比京城井水的甘苦不一,诗人更偏爱城南园中的清泉,将其比喻为“白如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清澈与甘甜。

“门前车马喧,客醉日亭午”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园中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即使在热闹的都市中,这里也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诗人随后描述了使用辘轳汲水的过程,以及用泉水漱口的清凉感受,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珍贵与美好。

最后,“心清谈辩驶,舌端洒飞雨”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清泉的滋润下,人心灵得到净化,思维更加敏捷,言语如同细雨般轻柔而富有诗意。诗人担心自己一旦醒来,友人还沉浸在醉意中不愿离去,流露出对园中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三)大裘轩

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

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晞,稍稍气血畅。

薰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

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两。

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

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

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

形式: 古风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四)泠然斋

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

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

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

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

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

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

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

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五)介庵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六)载酒堂

平生扬子云,识字造奇古。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训诂。

君乃贵公子,趣向亦如许。

读书如鸡鸣,勤不乱风雨。

亦有问字客,携壶就君语。

君初不作难,应答了无忤。

户外屦如云,作堂蔽寒暑。

林甫端能来,勿与谈杕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