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山甫赴熙州

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

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

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

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懒得再去盱眙江边垂钓碧波,春风中策马驰向洮河。
一生虽然富贵来得缓慢,但一旦功成名就收获颇丰。
城墙上陇地的云飘荡着汉家的号角,楼头的边关月色伴随着悲凉的羌歌。
剩下的只有为儒帅提供扩展边疆的策略,希望能像窦宪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注释

懒忆:懒得回忆。
盱江:盱眙江。
钓绿波:垂钓绿色的江面。
跃马:策马奔驰。
虽缓:虽然缓慢。
一日功名:瞬间的功名。
得便多:收获丰富。
陇云:陇地的云。
飘汉角:飘荡着汉家的号角声。
关月:边关的月亮。
惨羌歌:悲凉的羌族歌曲。
裨儒帅:辅助儒帅。
开边策:拓展边疆的策略。
燕然石:燕然山上的石头(典故源自窦宪勒石燕然)。
磨:镌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友人李山甫出塞赴熙州任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首联“懒忆盱江钓绿波,春风跃马望洮河”描绘了友人离开盱眙江畔,春风中策马向西北边疆的豪迈场景,暗示了他即将开始的边塞生活。

颔联“平生富贵来虽缓,一日功名得便多”则寄寓了对友人迟来的富贵和边塞建功立业的期许,暗示功名或许来得晚,但一旦实现,分量将更重。

颈联“城上陇云飘汉角,楼头关月惨羌歌”通过边城的景象,渲染了边塞的苍凉与壮丽,以及可能听到的军号和羌族歌曲,烘托出友人赴任环境的艰辛。

尾联“剩裨儒帅开边策,大有燕然石可磨”以“燕然勒石”的典故,鼓励友人积极制定边防策略,期待他在边疆建功立业,留下不朽的功绩,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激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其边塞生活的期待和对功名的激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讲主还维扬

定忆婆娑树,双垂满地阴。

春风吹社燕,归意逐淮禽。

帆落横江尽,门开小院深。

先挝大法鼓,续震海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李厚秘校赴相州户曹

迎妇金貂宅,之官铜雀台。

俱新是婚宦,有素独怜才。

簿领时能拨,图书日可开。

无劳叹州县,自足脱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陆覃校书赴选西上

朝饮送春酒,暮吟伤别诗。

予愁莺语乱,君兴马蹄迟。

五府何时辟,三铨会早辞。

回鞭晋阳道,不负细侯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陇州使君刘仲仪左藏赴治

夹道浓香数里焚,随车和气一城薰。

兵民如见古循吏,文武兼能今使君。

冷射祠堂汧水月,晴飞郡阁陇山云。

幕中知有才从事,樽俎清谈定喜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