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落梅

玉龙声杳,正瑶台曲舞,香山初彻。

褪粉掐酥千万颗,满地平铺银雪。

草褥香茵,苔钱买住,留待黄昏月。

有人妆罢,对花凝伫愁绝。

休更恨落羞开,东君情分,自古多离别。

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

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

浮花浪蕊,到头不是生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玉龙的乐声渐渐消失,正值瑶池的舞曲开始,香山的钟声刚刚敲响。
花瓣如酥油般细腻,千万片铺满大地,如同银色的雪花洒落。
青草垫子上香气四溢,像苔藓般的绿意,仿佛被金钱买下,只为等待黄昏的月光。
有人妆扮完毕,对着花朵出神,心中充满忧愁。
不必再为花儿凋零而遗憾,春神的情感本就多离别。
应好好珍藏这芬芳的心意,与那个能共度生活的伴侣分享。
远离尘世的纷扰,消除辛酸苦楚,总会有收获的时刻。
那些浮华的花朵,最终并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

注释

杳:消失不见。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
彻:响彻。
掐酥:形容花瓣细腻如酥油。
银雪:比喻花瓣洁白如雪。
草褥:草编的垫子。
苔钱:比喻苔藓的绿色。
凝伫:长时间站立不动,出神。
东君:古代指春天的神。
和羹人:共同生活的人,伴侣。
风尘:比喻世俗的困扰。
酸苦:形容生活中的艰辛。
浮花浪蕊:比喻短暂、不实的事物。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二·落梅》是赵长卿所作,通过对落梅的描绘,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词的开篇以“玉龙声杳”起兴,暗喻落梅飘零的寂静无声,接着描述了瑶台舞曲和香山初晓的场景,为落梅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凄美的背景。

“褪粉掐酥千万颗,满地平铺银雪”运用比喻,将落梅比作银雪,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花瓣纷纷扬扬洒落的景象。接下来,“草褥香茵,苔钱买住,留待黄昏月”描绘了落梅虽凋零但仍保持着香气,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时光,直至黄昏月升。

“有人妆罢,对花凝伫愁绝”借女子对着落梅出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休更恨落羞开,东君情分,自古多离别”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暗示落梅的凋零是自然规律,如同人间情感的聚散离合。

“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表达了词人希望珍惜眼前的美好,将其珍藏在心底,与知心之人分享。接下来,“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即使经历风雨,也能找到安宁和收获。

结尾“浮花浪蕊,到头不是生活”以落梅为喻,揭示出繁华易逝,唯有平淡真实的生活才是长久的。整首词情感深沉,借落梅之景抒发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夜寒有感

据炉肃坐,听瓶笙、别有天然宫徵。

纸帐屏山浑不俗,写出江南烟水。

檠短灯青,灰闲香软,所欠惟梅矣。

风飞无定,数声时颤窗纸。

试问夜已何其,呼童起看,月上东墙未。

天外忽闻征雁过,还把音书来寄。

短笠埋烟,轻蓑鸣雨,已办征船计。

放教归去,故乡江上鱼美。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小饮江亭有作

夕阳低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

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

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

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

消散我已忘机,而今百念,灰了心头火。

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

松竹园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间乐。

闲云休问,去来本是无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梅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海山么凤,绿衣何处飞绕。

竹外孤袅一枝,古今解道,只有东坡老。

莫倚广平心似铁,闲把珠玑挥扫。

桃李舆台,冰霜宾客,月地还凄悄。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席上即事

精神俊雅,更那堪、天与风流标格。

罗绮丛中偏艳冶,偷处教人怜惜。

目剪秋波,指纤春笋,新样冠儿直。

高唐云雨,甚人有分消得。

忔戏笑里含羞,回眸低盼,此意谁能识。

密约幽欢空怅望,何日能谐端的。

玳席歌馀,兰堂香散,此际愁如织。

人归空对,晚阴庭树横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