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十二月廿一日立春,时快雪三日矣

帖剪宜春,诗吟饯腊,重阴偏滞檐角。

篆烟企鸭仍含,艳情翠禽未觉。

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

甚晓来、赏柳评花,还是冻云迷著。

风乍起、彩幡易落。寒更峭、麝篝漫却。

俊游拟拂银鞯,倩魂尚偎绣幕。

天边絮粉,且休问、阳梢红萼。

待画鼓、敲出双声,听取试灯妆阁。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自然观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词人以“帖剪宜春,诗吟饯腊”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的来临与冬天的告别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时间转换的氛围。

“重阴偏滞檐角”,描绘了冬末春初阴沉的天气,暗示着季节交替的不平稳。“篆烟企鸭仍含,艳情翠禽未觉”,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和未察觉到春意的翠鸟,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迟缓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

接下来,“韶华唤醒,似梦里、东君曾约”,词人将春天的到来比作是梦中的约定,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甚晓来、赏柳评花,还是冻云迷著”,则描绘了清晨赏花赏柳的情景,尽管天空依然被冻云遮挡,但词人的内心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风乍起、彩幡易落。寒更峭、麝篝漫却”,通过风起幡落、寒气依旧、香炉烟散的细节,展现了春天的初临,既有温暖的希望,也有寒冷的挑战。“俊游拟拂银鞯,倩魂尚偎绣幕”,表达了词人想要外出游玩的冲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天边絮粉,且休问、阳梢红萼。待画鼓、敲出双声,听取试灯妆阁”,词人以天边飘落的雪花和即将响起的画鼓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东风第一枝.辛己人日,斋宿翰苑,烛花璨然。为拈此解

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

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

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

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

试照影、一枝暗托。待破冷、数椒尚弱。

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

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

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

形式: 词牌: 东风第一枝

更漏子.庚辰元夕同陈小云一解

锦街灯,灯市雪。还是消魂时节。罗幌底,绣屏中。

春寒四面风。兰釭灺。春明话。一十二回元夜。

今昔恨,去来时。去年人未知。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

酒边心,心上事。信杳故园千里。心易醉,酒难醒。

夜阑灯晕生。欣相见。愁相盼。明月今宵恨满。

君镜水,我金梁。梦来谁短长。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芳草渡

朝非雨,暮非云。云如絮,雨如尘。百花时节闭重门。

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诉春怨。春又半。

袅袅晴丝一线。怜春瘦,为花颦。花一片。飘得断。

是春魂。

形式: 词牌: 芳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