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

朝非雨,暮非云。云如絮,雨如尘。百花时节闭重门。

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诉春怨。春又半。

袅袅晴丝一线。怜春瘦,为花颦。花一片。飘得断。

是春魂。

形式: 词牌: 芳草渡

鉴赏

这首《芳草渡》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句“朝非雨,暮非云”描绘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天气状态,暗示着春天的多变与不确定性。接着,“云如絮,雨如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将云彩比作轻盈的棉絮,雨水比作微小的尘埃,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云雨的轻柔与短暂。

“百花时节闭重门”一句,通过“闭重门”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内心却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封闭与隔绝,或许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或是对某种情感的逃避。

接下来的“花有约,春有恨,最愁人”三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春日的遗憾与愁绪。花朵似乎在约定着什么,而春天本身却充满了遗憾,让人感到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沉思考。

“诉春怨。春又半。”这两句承上启下,将情感推向高潮。春日已过半,主人公的情感也达到了顶点,开始诉说对春天的不满与怨言。这里的“春怨”不仅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叹,更是对生命流逝、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

“春又半”之后的描写,转向了对春日景象的细致描绘。“袅袅晴丝一线”描绘了晴空中细长的光线,象征着春日的温暖与希望。而“怜春瘦,为花颦”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春日以生命,表达了对春天的怜惜之情。最后,“花一片。飘得断。是春魂”一句,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花瓣随风飘散,仿佛是春天的灵魂在离别,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整体而言,《芳草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纸鸢

片羽又青云,摇扬半天春色。

莫羡儿童牵引,怕东风无力。

微茫纤绠系虚空,远影定谁识。

偏是绿杨烟外,有流莺窥得。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绛都春.秦敦夫前辈出所藏冒辟疆姬人金玥美人蕉画册索词

风光几信。尽描出雉皋,当年花韵。

自剪翠绡,点笔曾看攲蝉鬓。碧腴乍展痕犹嫩。

似人影、单衫红衬。染香亭上,凭谁递与,画栏芳讯。

吟稳。蕉窗秀句,问名字、尚见金明玉润。

素月半规,小篆盈盈芳心印。螺青写叶春来恨。

认水绘、凄凉眉晕。任教重觅泰淮,旧时艳粉。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荷叶杯

忘了梅花憔悴。乡思。休更托微波。

翠禽枝上好音多。无奈客愁何。闻道章台人去。

飞絮。风影太天斜。乱红门径闹蜂衙。门外是谁家。

形式: 词牌: 荷叶杯

荷叶杯

酿得春光如醉。清泪。无赖湿愁红。

为谁香阁掩芙蓉。山枕倚重重。迤逦清明时候。

依旧。烟雨暗芳辰。晓窗天色近黄昏。同是梦中人。

形式: 词牌: 荷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