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抱膝吟三章(其二)

谁卧草庐中,能耑一壑风。

当时天地闭,豪杰不相容。

中原河岳应如旧,虎豹出没非人有。

祗今不是龙卧时,自是君才掣君肘。

形式: 古风

翻译

谁在草庐中安睡,能独占山谷的清风。
那时天地间一片封闭,英雄豪杰难以共存。
中原的山河应该依旧,猛兽出没却不属于人类。
如今已非龙腾飞之时,只因你的才华反被你所束缚。

注释

草庐:简陋的草屋,这里指隐居之处。
耑:专,独自占有。
天地闭:形容时代封闭,竞争激烈。
豪杰不相容:指英雄之间难以相互接纳或合作。
虎豹出没:比喻危险或强大的势力。
龙卧:古代常以龙喻帝王或杰出人物,此处指有能力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在草庐中安卧,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一丝风韵。"当时天地闭,豪杰不相容"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拒绝和隔绝,即便是英雄豪杰也不得其门而入。

"中原河岳应如旧,虎豹出没非人有"这两句写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野兽自由出没的情形,凸显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本真的意境。

最后两句"祗今不是龙卧时,自是君才掣君肘"则隐含诗人对于个人英雄时代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无奈的反抗和对自身才能的肯定。在这里,"龙卧时"可能象征着一个英雄辈出的黄金时期,而"君才掣君肘"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处时代的不满,以及对于个人才华被束缚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怀旧英雄辈出以及肯定个人的才华。诗中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于现实环境的批判,以及对于个人价值的坚持。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立斋抱膝吟三章(其三)

山泽两癯叟,交情几昏晓。

拥衾风雪夜,奇论互倾倒。

妙处不尽千张纸,直到无言忘寤寐。

如何漏泄此高吟,一洒龙蛇骇尘世。

形式: 古风

和立斋荔子楼韵

我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

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

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

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

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

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

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

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形式: 古风

和立斋宿友韵

吾侪有何乐,同志味自长。

天高与地下,参我人中央。

痛扫物欲蔽,放出元明光。

力学日不足,游宦那可常。

山人暌间久,岁晚归南荒。

会友鱼贯卧,屐转几巽床。

老我失此快,独卧风雨窗。

回思少壮时,此味曾亲尝。

白发真可愧,触事方面墙。

唤醒旧时梦,吐哺歌新章。

形式: 古风

和立斋喜雪韵

生意原原如襞积,阴阖阳开有绳尺。

风霜冰雪岂少思,到此自宜天地塞。

凛然帝则亘古今,此外不知还不识。

连年冬令太伤迟,君子忧时长皱眉。

万物骄矜不自持,落尽窗前年后梅。

深山芽茁无空枝,更疑麦陇青离离。

一夜风号阳气服,玄冥奋威正当局。

剪水裁花两日飞,更撒珠玑三万斛。

揽柄收权应恨晚,明朝已迫东方木。

却恐春风未肯和,颠倒天时难善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