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墨鱼有感

诳人吐尽胸中墨,不料反为人所得。

祸变之来非所虑,仅与诗人供一箸。

韩非竟以说难死,杨恽诗成污刀机。

子云嗜学甘寂寞,晚年奇字终投阁。

撑肠文字五千卷,不救颜回忍饥面。

三年博士冗不治,半生铅椠宁非痴。

老兵两眼不识书,饱食高眠我不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欺骗他人倾吐出心中的所有学问,却未曾想到反而被人夺走。
灾祸的降临并非预料中的事,这些学问仅能给诗人添一碗饭而已。
韩非因直言进谏而被处死,杨恽因写诗触怒权贵,诗作成了罪证。
扬雄热爱学习甘于清静,晚年研究奇字最终选择弃置。
堆积如山的文字填满腹中,却无法拯救颜回忍受饥饿的面容。
做了三年博士却无所作为,半生研读典籍难道不是痴心?
老兵双目不识字,但他的安逸生活我却比不上。

注释

诳人:欺骗他人。
胸中墨:心中的学问。
祸变:灾祸。
诗人:指靠学问为生的人。
说难:直言进谏。
污刀机:比喻诗作成为罪证。
子云:扬雄的字。
奇字:罕见或奇特的文字。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而好学著称。
博士:古代的一种官职,此处指学者。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此处指书籍。
老兵:年长的士兵。
饱食高眠:悠闲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食墨鱼有感》,作者是宋代的虞俦。诗中通过描绘几个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知识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感慨。首句“诳人吐尽胸中墨”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倾尽才华,试图以文墨影响他人,却反被人利用的无奈。接下来的诗句“祸变之来非所虑,仅与诗人供一箸”,暗示了诗人的才情并未带来预期的庇护,反而成为他人算计的工具。

诗人引用韩非因言论而遭难,杨恽因诗作被杀的典故,表达出文人处境的险恶。然后提到扬雄(子云)虽好学却甘于寂寞,晚年甚至销毁奇字作品,隐喻知识并不能改变生活的困苦。最后两句“撑肠文字五千卷,不救颜回忍饥面”,借颜回的饥饿困境,强调即使满腹经纶,也无法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揭示了文人命运的多舛,也表达了对知识价值和生活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虞俦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后有感作

今旦病思清,把书坐晴檐。

体舒百息匀,心远万虑恬。

收视等庖郢,妙观到羲炎。

顿忘饥寒苦,但觉中边甜。

习气尚稍稍,自喜良沾沾。

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签。

我时且儿子,气欲俱并兼。

浇著胸次间,政尔意不廉。

此意竟蹉跎,衰迟侵戟髯。

迩来又留滞,郁郁三年淹。

是秋节物高,露白原草沾。

斜河转空阔,夜气方森严。

此日足可惜,黄尘满征襜。

明年会当归,赤米荐白盐。

翻经慰老眼,甘作书蠹潜。

共嘲玄尚白,指笑突不黔。

亦知屠沽儿,羔豚方属餍。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病起据案无绪辄书二十五韵呈簿尉

祇役来异乡,疟鬼巧伺便。

寒热四五行,大小六七战。

初如蹈阴壑,赤身卧冰霰。

继若煽红炉,虐焰工煅鍊。

先生但坚壁,高卧观物变。

谓我则忘吾,曰舍其犹传。

童子更进药,先生强起咽。

群鬼竞揶揄,医工何瞑眩。

忽然汗四出,心愧颜有腼。

须臾返清凉,轻健欲舞抃。

宁唯疏枕簟,便觉美肴膳。

气和疾自去,福至祸亦转。

我生多蹇剥,县尹剧卑贱。

王事有期程,私室敢安宴。

日出事还生,孤游无一援。

讼牒犹山积,愚拙费裁剸。

催科正火急,日夕俟诃谴。

督邮顾小忍,斗米那可恋。

弹琴不复梦,据案敢告倦。

仇梅二友生,洒落邦之彦。

颇复相料理,何尝语游衍。

城南万荷花,浣溪锦一片。

凉生雨初过,香度风微扇。

碧筒亦易办,白堕傥可荐。

诗以代折简,辞兮非黄绢。

形式: 古风

监学同舍饯南康新使君黄雍文分韵

人生五马古云乐,今君此行殊不恶。

君才自是瑚琏器,十载声华满台阁。

胡为忽厌东华尘,一麾要把江之滨。

闻道丰登少公事,姑与匡庐作主人。

到郡莫辞讥屡费,政恐朝来多爽气。

山中向有读书人,为问归来头白未。

形式: 古风

罢郡游何山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