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此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幽居的生活状态。"脱迹尘嚣外,悠然寄此亭"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喧哗,心境达到了一个宁静安逸的层次。在这个环境中,"池平一鉴净"和"山远数螺青"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周遭自然景色之美,使人感到清新脱俗。
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则是"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超脱,以及对于个人的觉悟与孤独。诗人似乎在说,只有保持清醒,才能看破红尘,找到真正的自我。
最后两句"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则是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态度,认为不需要复杂的修炼,只需享受简静的生活,即可接近大道。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不详
马足疲长路,林端霁色开。
客程经十驿,村酒只三杯。
病叶迎秋落,疏云送雨回。
何当旋故里,趁日坐墙隈。
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乡人极口誇吾友,誇道新来葺妙居。
东晋风流千载后,南窗潇洒数椽馀。
无肠可著犹贪酒,有眼能看肯废书。
记取鲁人学柳下,不须辞米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