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板浣花笺寄合州徐文职方

合州太守鬓将丝,闻说欢情尚不衰。

板与歌娘拍新调,笺供狎客写芳辞。

木成文理差差动,花映溪光瑟瑟奇。

名得只从嘉郡树,样传仍自薛涛时。

奇章磊磊驰声价,江令翩翩落酒卮。

几首诗成卷鱼子,谁人唱罢泣燕支。

红牙管好同床置,紫竹笙宜一处施。

愿助风流向樽席,杏花况是未离披。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合州太守两鬓已斑白,听说他的欢乐之情依然未减。
他与歌女配合新曲,为宴会上的宾客写下赞美之词。
木纹随着曲调摇曳生姿,溪光倒映的花朵闪烁着奇妙的色彩。
这些佳名源于嘉郡的树木,样式流传自薛涛的时代。
他的诗才出众,名声大噪,如同江令饮酒时的翩翩风采。
他的诗作如鱼子般丰富,每完成一首,听者都会感动得像哭泣的燕支。
红牙管和紫竹笙最适合伴奏,一同在宴席上响起。
希望我的诗风能助兴,尤其在杏花盛开的季节。

注释

太守:地方长官。
欢情:欢乐的心情。
板:击打乐器。
笺:信纸或诗词稿。
文理:木头的纹理。
瑟瑟:形容光亮闪烁。
嘉郡:地名,可能指有美名的地方。
薛涛:唐代女诗人。
声价:声誉和价值。
翩翩:形容举止潇洒。
泣燕支:形容情感深沉,如泣如诉。
红牙管: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紫竹笙:竹制的吹奏乐器。
杏花:春季开花的植物。
未离披:杏花未完全凋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宴会场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开篇“鬓将丝”、“闻说欢情尚不衰”,可见太守徐文职对待友人的热情依旧如故。紧接着“板与歌娘拍新调”、“笺供狎客写芳辞”,展示了宴会上的音乐舞蹈和文学创作,氛围轻松愉悦。

诗中的自然景象也极富画面感,“木成文理差差动”、“花映溪光瑟瑟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接下来的“名得只从嘉郡树”、“样传仍自薛涛时”,则是对徐文职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的赞誉。

后半首诗继续描述宴会情景,“奇章磊磊驰声价”、“江令翩翩落酒卮”,可见诗人石介对音乐和文学的热爱,以及他在这些领域的造诣。随后的“几首诗成卷鱼子”、“谁人唱罢泣燕支”,则透露出宴会中诗歌朗诵的情感深度,甚至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和泪水。

结尾部分,“红牙管好同床置”、“紫竹笙宜一处施”,可能是在描绘宴会后的闲适生活,而“愿助风流向樽席”、“杏花况是未离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文雅的生活能够长久,且不与美好的时光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情讴歌,展现了诗人石介的才华和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凤凰飞来众鸟随,神龙游处群鱼嬉。

先生道德如韩孟,四方学者争奔驰。

济北张泂壮且勇,楚丘李缊少而奇。

二子磊落颇惊俗,泰山石介更过之。

三人堂堂负英气,胸中拳挛蟠蛟螭。

道可服兮身可屈,北面受业尊为师。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讽大易春秋辞。

洪音琅琅响齿牙,鼓簧孔子与宓羲。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

续作六经岂必让,焉无房杜廊庙资。

吁嗟斯文敝已久,天生吾辈同扶持。

二子勉旃吾不惰,先生大用终有时。

当以斯文施天下,岂徒玩书心神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又送从道

常欲饱煖天下人,其道未得一寸施。

子有二亲皆七十,糠覈不充常寒饥。

昨日访我破屋下,具鸡一只酒一卮。

子起却盘箸不举,吾亲未省曾食之。

对我嘘嚱涕泗下,孝子之心真可悲。

子固与我同一体,相间岂复有毛皮。

顾子之亲则吾亲,吾亲冻馁无柰何。

饱煖天下心徒为,送子出门成此诗。

形式: 古风

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吾世本寒贱,吾身守贫约。

家徒立四壁,无田负城郭。

终岁服一衣,无装贮囊橐。

吾虽得一官,官微月俸薄。

况属岁凶荒,饥民填沟壑。

吾幸有寸禄,不至苦陨穫。

随分且饱煖,不然亦流落。

尔等勤初学,旡耻衣食恶。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二者肥尔躯,不同乳与酪。

尔无嫌粗粝,尔勿厌藜藿。

富贵自努力,青云路非邈。

形式: 古风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曼卿豪于诗,社坛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身虽埋黄泉,诗名长如冰。

永叔亦连蹇,病鸾方骞腾。

四海让独步,三馆最后登。

师雄二十二,笔距狞如鹰。

才格自天来,辞华非学能。

回顾李贺辈,粗俗良可憎。

玉川月蚀诗,犹欲相凭陵。

曼卿苟不死,其才堪股肱。

永叔器甚闳,用之王道兴。

师雄子勉旃,勿便生骄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