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

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

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

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高高的楼阁是安仁省的居所,美丽的园林则是广武庐的所在。
他清晨沐浴兰花,向太一祈福,种植竹子,吟咏华胥的诗篇。
宫禁之中宁静,稀疏的钟声清晰回荡,庭院开阔,清爽的韵律弥漫。
皇帝以公正之心治理天下,整齐有序地整理群书。
寒露滋润新生的菊花,秋风中凋零的是旧时的荷花。
同样怀有情感,但赏心之物各不相同,这份幽深的情思究竟如何呢?

注释

高阁:高楼。
安仁省:古代官署名。
名园:著名的园林。
广武庐:古地名。
沐兰:沐浴兰花以示敬意。
太一:古代对天神的尊称。
种竹:种植竹子。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之地。
禁静:宫禁安静。
疏钟:稀疏的钟声。
洪钧:比喻帝王或天地。
缥帙:卷轴。
新菊:刚开放的菊花。
故蕖:凋谢的荷花。
同怀:同样的情怀。
幽意:深远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状态。高阁安仁,名园广武庐,是对居所的描述,表达了一个宁静而又庄严的环境。这是一种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远离尘嚣。

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诗人在这里进行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沐兰可能指的是沐浴在兰香之中,这里兰花不仅是清洁的象征,也代表着高贵和脱俗。朝拜太一(即道教中的太上老君),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而种竹咏华胥,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咏叹花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是对环境氛围的一种描绘。禁静意味着一种戒备的宁静,而疏钟则是时间流逝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心灵的开阔和精神的澄明。

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是对宇宙万物以及知识的掌握的一种自信。洪钧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天钧,也就是通向天堂之门的钥匙,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把握。而缥帙整群书,则是对书籍知识的整理和掌握。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观察。寒露滋润了菊花,而秋风吹落了旧时的萧草,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生长与衰败的观照。

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是诗人对于友人李相公(即李白)的感慨。尽管两人心怀相同,但在欣赏和领悟上却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个性和情趣上的差异性。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环境的描绘,对精神追求和知识掌握的自信,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高远境界。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7)

郑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夜闻霜钟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想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顺舞

于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形式: 四言诗

情人共惆怅,良友不同游。

形式: 押[尤]韵

咏诸葛亮

草庐龙旧卧,花府凤曾栖。

形式: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