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
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
傍栏人自醉,惜剪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王待制牡丹咏》,通过对洛川牡丹的想象移植到汝海的情景,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绚丽多姿。"浓淡百般开"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层次丰富,"风露几番改"则暗示了季节更迭与自然的变化。诗人借旁观者沉醉于花海,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并以"惜剪春有待"寄寓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最后,诗人以"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表达出与年轻官员一同欣赏牡丹的喜悦,流露出青春活力和共享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
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
根随枝蔓生,叶侵苔藓碧。
后凋虽可嘉,劲挺异松柏。
爱此孤生竹,碧叶琅玕柯。
结根甘泉里,岂必泰山阿。
曾莫学兔丝,徒以附女萝。
风为扫庭户,夜月谁与过。
残雪晚生寒,良朋邀我饮。
逢君三省归,交辔一相审。
乘兴兴未尽,既杯杯太甚。
夜阑踏月回,火冷人已寝。
野田有修竹,丛疏饱于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