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翁子秀归泉

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

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

形影一参商,书问缺置邮。

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

大阮今养高,誉望老更收。

小阮遂长往,岁月已载周。

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

而我忧患馀,身事良悠悠。

阿戎远来过,整整仪矩修。

话言极敦笃,道旧何绸缪。

萧寺夜寒深,风雨鸣飕飕。

秉烛如梦寐,惝恍一夕留。

明发又告别,行色不堪忧。

赠言加餐饭,心折涕泗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从前跟随大小阮,每日在山林间游荡。
酒酿熟了无人独饮,诗作虽好却难寻佳对。
身影如同参商星,书信往来少有传递。
渴望得知高尚德行之事,仰慕东家丘的美德。
大阮如今隐居养性,声名威望更加深厚。
小阮已经长久离去,时光荏苒已过一年又一年。
人生在世,最看重的是友情交往。
而我忧虑之余,生涯漫漫无定所。
阿戎远道而来拜访,举止严谨有礼。
言语真挚深厚,回忆旧事情意绵绵。
萧瑟寺庙夜晚寒冷,风雨声中传来呼啸。
手持蜡烛如同梦境,恍惚中度过一夜。
天亮又要离别,行囊沉重满含忧愁。
临别赠言,叮嘱多加餐饭,心中悲痛泪水横流。

注释

昔:从前。
从:跟随。
大小阮:两位朋友的名字。
林下:山林间。
孤斟:独自饮酒。
酬:应对。
参商:星宿名,此指相隔遥远。
置邮:书信传递。
盛德事:高尚的品德事迹。
东家丘:比喻有德之人。
养高:隐居养性。
誉望:名声威望。
长往:长久离去。
周:周全,遍历。
交游:交往的朋友。
悠悠:漫长无尽。
阿戎:来访者的名字。
整:严谨。
敦笃:真诚。
绸缪:深厚。
萧寺:寂静的寺庙。
飕飕:风声。
明发:天亮。
行色:行装神色。
赠言:临别留言。
心折:心碎。
涕泗:眼泪。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对交游之重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与翁子秀有深厚的情谊,他们曾经共同在大小阮山间游历,共饮酒、赋诗歌。诗中的“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和“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表达了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

随后,诗人提到书信往来,形影相随,展现了友情的深厚。"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一句,则表明翁子秀将要回到他的东家(可能是指他居住的地方),而诗人则留恋不舍,对于朋友的赞誉和期待更加强烈。

接着,"大阮今养高,誉望老更收"和"小阮遂长往,岁月已载周"两句,似乎在叙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但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受。

诗中“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这句话,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哲理: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最值得珍视的是那些难忘的友情和往事。然而,"而我忧患馀,身事良悠悠"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烦恼。

阿戎远来过,整整仪矩修”可能是在形容翁子秀的庄重和礼节,而“话言极敦笃,道旧何绸缪”则是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表达。"萧寺夜寒深,风雨鸣飕飕"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又寂寞的夜晚景象,而“秉烛如梦寐,惝恍一夕留”则是在表达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的复杂和留恋之情。

最后,“明发又告别,行色不堪忧。赠言加餐饭,心折涕泗流”表露了朋友即将离去时的悲伤与不舍,以及诗人送给翁子秀食物时内心的酸楚和眼泪。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顾,对未来分别之情的预感,以及对友谊深度表达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真挚而细腻的人际关系。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

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

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

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

野桥融泄柳絮合,石岸惨怆鸣鶢鶋。

乘龙有期弗获饯,数椽政葺渊明庐。

旅愁冥思莫排遣,离恨挂臆难扫除。

况当春晚气暄淑,著体欲醉甘醴如。

修程所嘱盖养摄,礼毕早办双飞舆。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贤舅继家学,子如从之师有馀。

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森侄赴官

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

伟观甲潇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试吏,家风在仪矩。

此时奉亲舆,行李慎袢暑。

别离同姓重,况我老尔许。

勉力事勾稽,远臣观所主。

形式: 古风

送禅客入高峰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程思永

恭惟文简公,雅意在人物。

一时推鉴裁,似秉袁许术。

莘莘材馆盛,多自东床出。

昌黎宰相器,气宇吞溟渤。

门阑最前席,褒借难具述。

爱贤前辈事,此道今谁恤。

我生独何后,叹不及湔祓。

声驰翰墨场,兴尽云霞窟。

古来豪杰士,可杀不可屈。

涂穷暂时尔,被褐未宜忽。

之子乃名裔,秀爽开风骨。

尚勉激颓波,典刑庶不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