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磐。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山中生活图景。"茅屋七五聚"写出了简陋的房屋聚集成群,"沙汀八九磐"则描绘了沙滩上零散的磐石,暗示了山野的自然风貌。"梯山畦麦秀"展现了梯田里的麦子茁壮成长,"囊石障溪湍"则表现出人们巧妙地利用石头拦蓄溪水,防止湍急水流。
"父老鸡豚社"描绘了村民和睦相处,鸡犬相闻的田园景象,"儿童梨栗盘"则写出了孩子们在丰收季节尽情玩耍的情景。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感到"幽居有馀乐",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然而他内心又"愧儒冠",为自己未能更好地为社会效力,仅能悠然隐居而感到惭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淳朴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社会责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道德情怀。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笼鸡为鸭抱,网犬逐鹑飞。
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
禅扉在何许,僧笠戴云归。
落尽一林月,山中夜半归。
惊行群犬吠,破暗一萤飞。
举我赤藤杖,敲君白板扉。
兴来眠不得,吟到晓星稀。
度岭休骑马,临渊看网鱼。
木根高可坐,岩石细堪书。
谷鸟鸣相答,山云卷复舒。
儒衣人卖酒,疑是马相如。
新冬行乐赏新晴,几个江湖旧友朋。
霜蟹得橙同臭味,梅花与菊作交承。
樽前尽是论文客,林下那逢好事僧。
机解到时言语别,李翱诗句入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