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归

落尽一林月,山中夜半归。

惊行群犬吠,破暗一萤飞。

举我赤藤杖,敲君白板扉。

兴来眠不得,吟到晓星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月光洒满整片树林,半夜在山中归来。
突然狗群吠叫,打破黑暗,一只萤火虫飞过。
手持红色藤杖,敲响了你的白色木门。
兴致来了,却无法入睡,一直吟诗直到拂晓,星星稀疏。

注释

落尽:落下。
一林:一片树林。
月:月亮。
山中:山里。
夜半:半夜。
惊:惊动。
行:行走。
群犬:一群狗。
吠:吠叫。
破暗:打破黑暗。
举:拿起。
赤藤杖:红色藤编的手杖。
敲:敲击。
白板扉:白色的木门。
兴来:兴起时。
眠不得:无法入睡。
吟到:吟诵到。
晓星稀:拂晓时分星星稀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在山中行走的情景。"落尽一林月"写出了月光洒满林间,随着夜深逐渐消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山中夜半归"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半时分,诗人归来,显得孤独而坚定。

"惊行群犬吠"通过犬吠声的突然响起,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的行踪被察觉。"破暗一萤飞"则以微弱的萤火虫之光穿透黑暗,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照亮了诗人前行的道路。

诗人手持赤藤杖,敲打白板扉,动作细节描绘出他归家的场景。"兴来眠不得"表达了诗人兴致浓厚,即使深夜归来仍难以入眠,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最后,"吟到晓星稀"以天边渐稀的晨星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彻夜未眠,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专注与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景象,通过诗人归家的过程,展现了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山行

度岭休骑马,临渊看网鱼。

木根高可坐,岩石细堪书。

谷鸟鸣相答,山云卷复舒。

儒衣人卖酒,疑是马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山行遇秀痴翁

新冬行乐赏新晴,几个江湖旧友朋。

霜蟹得橙同臭味,梅花与菊作交承。

樽前尽是论文客,林下那逢好事僧。

机解到时言语别,李翱诗句入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其四)

忘家甘旅食,忧国属愁颜。

有客佩金印,何人守玉关。

风霜晚秋后,天地夕阳间。

痛洒伤时泪,别公归故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其三)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