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晚秋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山间亭台秋色浓郁,岩石窗前凉风轻拂。
稀疏的兰花还沾着晨烟,残缺的菊花仍承接着露珠。
古老的石头上长出了新鲜的青苔,新筑的鸟巢附在古老的大树上。
遍览此景情感无限,近在眼前的时光却已悄然接近黄昏。

注释

山亭:山中的亭子。
秋色:秋天的景色。
岩牖:岩石间的窗户。
凉风:使人感到凉爽的风。
疏兰:稀疏分布的兰花。
尚:还。
染烟:被烟雾沾染。
残菊:凋谢未尽的菊花。
犹承露:仍然承受着露水。
古石:古老的石头。
衣新苔:长出了新的苔藓。
新巢:新筑的鸟巢。
封古树:建在古老的树木上。
历览:遍览,逐一观看。
情无极:情感无限,没有边际。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轮光暮:指时光如轮,已近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亭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悠闲自得的情怀。

“山亭秋色满”一句直接描绘出秋天山中小亭所承载的丰富色彩,这些色彩并非华丽而是淡雅,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感受。紧接着,“岩牖凉风度”,岩石间透出的清风轻拂过诗人的面庞,带来一丝清凉,也映衬出秋天特有的清新气息。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两句分别描绘了兰花与菊花在秋天的状态。兰花虽然稀疏,但依然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仿佛被迷雾轻抚;而残留的菊花则在晨露中沐浴,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这两种植物形象,不仅描绘了秋景,更蕴含着对生命力与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古老的岩石被新的苔藓所覆盖,显示了时间流逝与生命更新交织的画面;而鸟儿在古树上筑巢,不仅彰显了生机,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徜徉观赏时,内心的感慨和对景物的深刻感受。诗人的情感随着山水的美景而无限延伸,他的心灵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那咫尺之间所能观察到的光影变幻,更是在日暮时分中增添了一份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秋色、风物、植物和光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冬宵各为四韵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

珠帘烛燄动,绣柱月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

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正日临朝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辽城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执契静三边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剪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