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契静三边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剪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形式: 古风

翻译

手持帝王之权静谧边疆,秉持公正面对万民苍生。
如玉的光彩照亮关隘明烛,金光闪烁如同照耀日镜。
无为而治使宇宙清明,美好的秩序让天地运转正常。
明亮的佩饰如星辰相连映景,轻盈的衣裳在云中结下吉祥。
收敛武力彰显七种美德,文化升起光辉于九功之上。
烟波回归往日的碧绿,战火熄灭了前方的赤红。
霜冻的原野收起莲花般的剑,边关的城楼不再需要月弓守望。
铜钱如星点缀着天空与大地相接,新栽的柳树让边塞显得空旷。
花朵消融了葱岭的积雪,丝绸尽头是流沙散去的迷雾。
秋日车驾转而引起忧虑,春天冰融更添心中挂念。
与远方龙庭的通信断绝,烽火台也无需再守卫凤穴。
夜间穿衣难眠双重困扰,迟食午餐心怀三重恐惧。
剪除暴力复兴废弃之地,消除凶险保全过往的亡失。
帝王的车盖归于天地之间,广阔的地域沉入地的荒远。
京城如孔海般环绕池水,双河滋养着帝王的故乡。
反省自身以激励自己,面对风俗变化愧疚时世未安。
君主期待盐梅般的辅佐,身边的大臣如同支撑的股肱。
四方之地皆出贤才,襄城七子辅佐圣君。
浇薄的习俗希望能返璞归真,替代繁琐礼仪暂且追求质朴。
已知晓大道隆盛之理,共同欢庆天下统一。

注释

执契:手持帝王权力的象征。
静三边:使边疆安宁。
持衡:保持平衡、公正。
万姓:万民,指所有百姓。
玉彩:如玉的光彩。
辉关烛:照亮关卡的烛光。
金华:金色的光芒。
日镜:比喻明亮如日的镜子。
无为:道家哲学,指不妄为,顺其自然。
宇宙清:世界清明和平。
有美:美好的。
璇玑:古代天文仪器,这里代指天地运行的规律。
皎佩:明亮的佩饰。
星连景:如星辰相连的景象。
飘衣:轻飘的衣裳。
云结庆:云中结成吉祥的象征。
戢武:收敛武力。
七德:古代指武功的七种美德。
升文:提升文化。
九功:古代帝王的九大功绩。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澄旧碧:恢复原来的碧绿清澈。
尘火:战争的烽火。
息前红:熄灭前方的战火。
霜野:霜冻的原野。
韬莲剑:收起像莲花般美丽的剑。
关城:边关的城楼。
罢月弓:不再需要守夜的弓箭手。
钱缀:如钱串般点缀。
榆天合:天空与大地仿佛相连。
新城:新建立的城池。
柳塞空:柳树让边塞显得空旷。
花销:消耗,此处指融化。
葱岭雪:葱岭(帕米尔高原)的积雪。
縠尽:丝绸尽头。
流沙雾:沙漠中的迷雾。
秋驾:秋季出行的车驾。
转兢怀:转而引起内心的忧虑。
春冰:春天融化的冰。
弥轸虑:更加增添心中的忧虑。
书绝:通信中断。
龙庭羽:与远方国家的信件。
烽休:烽火停止。
凤穴戍:守卫重要地点的烽火台。
衣宵寝二难:夜间穿衣难以入睡,表示忧虑重重。
食旰餐三惧:迟食午餐,心中充满三种恐惧。
剪暴:剪除暴力。
兴先废:复兴被废弃的地方。
除凶存昔亡:消除凶险,保存过去的亡失之地。
圆盖:帝王的车盖。
归天壤:归于天地之间,指帝王去世。
方舆:大地,此指广阔的地域。
入地荒:陷入荒凉。
孔海:形容广阔如海。
池京邑:环绕京城的池水。
双河:两条河流。
沼帝乡:滋养帝王的故乡。
循躬:自我反省。
励己:激励自己。
抚俗:治理风俗。
时康:时代的安康。
元首:君主。
盐梅:调味品,比喻辅佐。
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得力助手。
羽贤:四方贤才。
崆岭四:四方之地。
翼圣:辅助圣君。
襄城七:襄城七子,泛指贤臣。
浇俗:浮薄的社会风气。
反淳:回归淳朴。
替文:替代繁琐的礼仪。
就质:追求本质,朴实。
已知:已经知道。
隆至道:大道隆盛之理。
共欢:共同欢庆。
区宇一:天下统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君主威严与治国安邦的美好境况,充满了对理想化君主形象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观、宫廷生活以及军事活动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恢宏壮丽的画面。

开篇“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两句,既形象地表达了君主手握天下、稳坐江山的威仪,也隐喻着其统治之宽广无垠。紧接着,“玉彩辉关烛”和“金华流日镜”则描绘了一派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明亮,烛光如同日月一般照耀着整个国家。

中间部分“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等句,则进一步强化了君主的形象和统治之神圣。在这里,“无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即通过不做与自然法则相悖的事来达到天地之间的和谐;“有美”则突显出君主的英明与德政,璇玑作为贵重宝物的象征,更增添了一份皇权的庄严。

诗人在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营造出一种和平与美好的氛围。同时,“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等句,则透露出君主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结尾处,“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等,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画面。最后,“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治国之道的认同,以及对整个国家和世界能够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高超技巧,更通过其丰富的内涵,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与社会秩序。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形式: 古风

初秋夜坐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形式: 古风

咏司马彪续汉志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覈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