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城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在玄兔之月初始明亮时,清澈的月光照射在辽阔的边疆上。
月光偶尔被浮云遮蔽,而穿越树林时,花朵仿佛被串连起来般美丽。
当月亮圆满如同桂树枝头满盈,月亏之时又像镜子破损,光彩缺失。
靠近城池,月影分散开来,周围带着光环,层层环绕重叠。
帝王停车驻足俯视九州大地,静待那不祥之气消散殆尽。

注释

玄兔:古代对月亮的别称,常指新月或满月。
澄辉:清澈明亮的月光。
辽碣:泛指东北边境地区,‘辽’指辽东,‘碣’可能指南海碣石山,这里代指边疆。
映云光暂隐:月光因云层遮挡而暂时隐藏。
隔树花如缀:形容月光透过树叶间隙,花朵看起来像是被串连装饰起来。
魄满:满月,比喻月圆之时。
桂枝圆:用桂树的圆月比喻满月,桂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月亮相关联。
轮亏:月亮不圆,指月亏或月相变化中的非满月状态。
镜彩缺:比喻月亮亏损如同镜子破裂,失去完美。
临城却影散:靠近城墙,月影因多建筑物而分散。
带晕重围结:月周的光环(晕)层层环绕,形成复杂美丽的景象。
驻跸:帝王出行时中途停留,跸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行。
九都:泛指众多城市或重要的都城,有时也代指国家、天下。
停观妖氛灭:停下观看不祥之气消失,‘妖氛’比喻战乱、灾难等不祥之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辽阔边塞下赏月的画面,通过对月光与自然景物交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辽东观望明月时的心境和情感。首句“玄兔月初明”直接点出了夜色中初升的明月,"澄辉照辽碣"则渲染出月光清澈、辽阔无垠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云影、树花与桂枝之间关系的刻画,如“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和“魄满桂枝圆”,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月光在自然界中的流动和变化,以及它对周遭景物的影响。"轮亏镜彩缺"则是对明月的一种比喻,强调其完美而不失瑕疵。

最后几句,“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表达了诗人站在边塞之上,观赏着这轮明月时的心境和情感。"驻跸俯九都"可能暗示着诗人身为帝王,对于国土和民众的关怀。而"停观妖氛灭"则可解作诗人借此望月之际,希望边疆平安,无妖氛侵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诗人作为帝王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执契静三边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剪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形式: 古风

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形式: 古风

初秋夜坐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形式: 五言律诗

初晴落景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