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学叙旧呈子充

羲和无停轮,年鬓日夜改。

惟有金兰心,岁晚依然在。

颇忆四门馆,研席同诸生。

联名理朱穆,结驷留阳城。

缟纻初定交,车裘容共敝。

骏马驰春风,休沐章台市。

年少未涉道,惟论场屋文。

鼻息拂霄汉,心期勇风云。

春闱锁儒仙,试席两心竞。

阆仙时乞灵,孤懿肯移病。

喜君先得桂,时我犹飘蓬。

凤凰黄鹄叹,振手国门东。

离群十周星,为僚一都会。

涵牛鼎烹鸡,邑小非材配。

理县不用谱,政如密与蒲。

糗水代厨传,木索閒庭除。

肯怜冰子穷,夜冻午不粒。

绨袍累故人,口腹烦安邑。

更迂长者辙,来顾空宇中。

坐令羁官兴,不复叹秋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兖学叙旧呈子充》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真挚与岁月的流转。

首句“羲和无停轮,年鬓日夜改”以日月不停流转比喻时光飞逝,鬓发随时间改变,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接着“惟有金兰心,岁晚依然在”一句,点明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即使在年岁渐长之时,那份纯真的友谊依旧如初,令人动容。

接下来,“颇忆四门馆,研席同诸生”回忆起昔日一同学习的日子,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联名理朱穆,结驷留阳城”描述了共同参与学术活动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缟纻初定交,车裘容共敝”则展现了初次结交时的真诚与朴素,以及后来共同经历的磨难与成长。

“骏马驰春风,休沐章台市”描绘了年轻时的豪情与自由,而“年少未涉道,惟论场屋文”则转向了对学问的追求与热忱。“鼻息拂霄汉,心期勇风云”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春闱锁儒仙,试席两心竞”则展示了科举考试中的激烈竞争与紧张氛围。“阆仙时乞灵,孤懿肯移病”则以神话故事隐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支持。

“喜君先得桂,时我犹飘蓬”表达了对朋友成功与自己处境的感慨。“凤凰黄鹄叹,振手国门东”以鸟儿飞翔的形象,象征着对远方与理想的追求。“离群十周星,为僚一都会”描述了长时间分别后相聚的喜悦。“涵牛鼎烹鸡,邑小非材配”以烹饪比喻,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思考。“理县不用谱,政如密与蒲”强调了灵活处理政务的重要性。“糗水代厨传,木索閒庭除”则描绘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与治理理念。“肯怜冰子穷,夜冻午不粒”表达了对贫困者的同情与关怀。“绨袍累故人,口腹烦安邑”则体现了对朋友的感激与回报。“更迂长者辙,来顾空宇中”表达了对老友的期待与邀请。“坐令羁官兴,不复叹秋风”则以秋风喻指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友情与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学问、理想、生活、治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立秋日六兄将仕先入都赴铨试会饮东郊作诗送之

缺月耿疏林,凉飙拂轻衽。

荒溪趣遵涂,客子敢安枕。

自言赴铨府,试判取微廪。

清时广招延,选部杂流品。

门子萃金张,文人富曹沈。

春秋两较试,器业一精审。

探珠到渊洄,求金自沙墋。

腾装分区区,蓄志常懔懔。

家翁昔初仕,恬退声藉甚。

求閒绝外慕,行义鄙中荏。

以兹久淹蟠,通籍才十稔。

飘然宦游倦,遽以归休谂。

优恩得世禄,纶告下绨锦。

兄材济世美,圣读近天禀。

所长皆盖人,无一可镌锓。

摛辞昔贤均,说经馀子噤。

临书蛇蚓结,搊琴鱼鲔淰。

辛勤客虞庠,藜藿就烹饪。

谓当妙穿杨,百中羽皆饮。

如何遭刖频,归步每踔踸。

兹行定焚舟,已事空拾沈。

将期冠群英,喜剧不能寝。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一)

三吴炊未熟,祗命挈挈东。

铅刀一何补,粮食赋頖宫。

寥寥坐空庐,寂寞如扬雄。

引脰望南境,不及马牛风。

何如广文饭,终岁与子同。

年颜吾老矣,痴愚心尚童。

子虽齿发少,操行一老翁。

岂独友于厚,政赖博我功。

儒玄各精诣,衮衮倾谈丛。

欲知不常处,乃在阿堵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二)

此子早树立,抗志高浮云。

委蛇处州巷,颇以隽秀闻。

挟书从我游,追琢益自勤。

便便经与史,用志初不分。

疑篇了咄嗟,确论摧纷纭。

文辞近道要,见者笔为焚。

差肩鲁诸儒,蔼蔼扬清芬。

秋风济阳战,足扫千人军。

只今呼贺酒,伫子归策勋。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三)

寒斋篁竹间,墙屋久不葺。

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

忍饥哦诗书,亭午或未粒。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

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

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