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三)

寒斋篁竹间,墙屋久不葺。

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

忍饥哦诗书,亭午或未粒。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

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

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参加考试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描述寒斋的破败景象,以及主人公忍饥读书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文人清贫而坚韧的精神面貌。

首句“寒斋篁竹间”,点明了环境的简陋,暗示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苦。接着,“墙屋久不葺”、“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寒斋的破败不堪,生活条件的恶劣。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公依然坚持“忍饥哦诗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亭午或未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生活之艰辛,即使到了中午,也可能还没有吃上饭。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贫困,也凸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和他人处境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接下来,“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则对比了外部世界的繁华与自己的贫穷,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一句,反映了主人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最后,“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希望他能够适时调整,兼顾学业与生活。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表明主人公对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充满信心,即使面对困难,也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引用汉代诗人焦仲卿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的鼓励,希望他能够像焦仲卿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理想。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预示着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相信他通过努力,不仅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甚至能够获得显赫的地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四)

寥寥里选空,龊龊士风丧。

狂澜欲东之,汎滥不可障。

词场自衒鬻,相与计留放。

夸毗徒一名,倾排至千状。

不知厉术业,徒欲挤辈行。

黄生独往资,风义古人抗。

悠悠衰俗中,此士真可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五)

江南一纸书,沉忧割中怀。

嗟予足忧患,生世苦不谐。

匆匆子行色,适与远讣偕。

破涕彊出祖,尊酒不及排。

还归坐讲肄,寒筱摇空斋。

推门误相从,忽惊形影乖。

谁云阻一舍,目断真天涯。

念子早自力,清明播朋侪。

触热赴夷路,跨马脚不鞋。

自言取乡送,通显资其阶。

临别何以赠,手板裁香楷。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寄题长安谭损之遐观阁

乾坤一浩荡,小智自窘拘。

低徊裈中虱,龌龊辕下驹。

达人独矫首,抗志在八区。

归来绕荒径,所喜觉迷途。

时读穆满传,乍观山海图。

林木净交荫,所见与道俱。

谁能远羁宦,五斗一丈夫。

筑阁者谁子,无乃柴桑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次韵张宏道劝释奠致斋

斋居屏尘务,况复儒宫清。

木落必粪本,祭菜敢不诚。

瑚簋见三代,错落罗两楹。

骨冷破梦境,虚窗坐黎明。

祠官趣盥颒,珊然环佩声。

巍巍素王像,视若四海营。

当时杏坛士,与享彯华缨。

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

端如从陈蔡,琴舞纷纵横。

元功流万祀,德大遍诸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