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处士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

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

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天台山的隐士张处士,他的诗句深奥微妙。
像古代雅乐一样知音稀少,他的名言往往与世俗观念相左。
山间的风穿过了松林小道,海上的月光映照在岩石门扉之上。
他一生只追求隐居高卧的生活,世间没有人去议论他的是非。

注释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常用于代指隐逸之地。
张处士:指一位姓张的隐士,处士指未做官的有才德之人。
造玄微:达到玄妙深奥的境界。
古乐:古代的雅正之乐,比喻高雅的艺术或言论。
知音少:懂得欣赏的人很少。
名言:这里指深刻的、不流于俗的言论或观点。
俗违:与世俗的习惯或看法不同。
山风:从山间吹来的风。
松径:松树丛中的小路,常象征清幽的环境。
海月:海上的月亮,此处形容月色明亮如同海上之月。
岩扉:岩石间的门户,指山中洞穴的入口。
毕世:一辈子,终生。
高卧:隐居不出仕,安闲度日。
无人:表示他超脱尘世,不为世人所扰。
说是非:议论、评价(他人)的对错好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张处士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脱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的向往。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张处士隐居的地方,而“诗句造玄微”则形容他的诗歌深奥而有韵味,能够触及生命和宇宙的深层次意义。

“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那些不为世人所理解的高洁人物或思想的赞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超越时空,与普通人的认识相悖离。

“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山风轻拂过松林的小路,海上的明月悬挂在岩石之上,这一切都似乎是在诉说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张处士那种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高尚态度的赞赏。张处士一生都保持一种高洁的姿态,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张处士的回忆,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人生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理念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长门怨二首(其一)

寂寞故宫春,残灯晓尚存。

从来非妾过,偶尔失君恩。

花落伤容鬓,莺啼惊梦魂。

翠华如可待,应免老长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长门怨二首(其二)

叶落长门静,苔生永巷幽。

相思对明月,独坐向空楼。

銮驾迷终转,蛾眉老自愁。

昭阳歌舞伴,此夕未知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冯氏书斋小松二首(其一)

孤根生远岳,移植翠枝添。

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

微阴连迥竹,清韵入疏帘。

耸势即空碧,时人看莫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冯氏书斋小松二首(其二)

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

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

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

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