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天之有文,星辰艳穷碧。
厚地之有文,草木秀野色。
草木既无辞,星辰亦难测。
岂侔人之文,五经为艺极。
五经主者何,岂非至圣力。
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
秘亦穷经者,自谓入阃阈。
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
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
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
瞿然见威容,长林耸坟侧。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文明,通过对比天地间星辰和草木的“文”来赞颂儒家经典的深邃与重要性。诗中的“高天之有文,星辰艳穷碧”展示了宇宙的奥秘,而“厚地之有文,草木秀野色”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但无声的草木和难以捉摸的星辰都无法与人类文化相比。诗人通过“岂侔人之文,五经为艺极”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敬仰,将其视作至高无上的艺术极致。
接着,“五经主者何,岂非至圣力”强调了儒家经典背后的智慧力量,而“三才久虚位,待我先师宅”则表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期待和归属感。"秘亦穷经者,自谓入阃阈"表明诗人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深入经典之中。
然而,“天地无逃数,世人犹自惑”却反映出尽管自然界有其规律,但世人仍然困惑于其中。最后,“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薰香达诚悃,滴酒沥胸臆”则是对待人接物真诚恳切态度的赞美。"瞿然见威容,长林耸坟侧"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庄严肃穆的场景,或许是对某位先贤墓地的描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文化的比较,强调了儒家经典在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待人接物态度的重视。
不详
钓龙台古临沧海,浴凤池高入紫烟。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
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幼度提晋师,胡卒惊鹤唳。
城外军屯垒,可数不可计。
至今风雨夜,鬼哭杂异类。
合肥一都会,世号征战地。
我来值明时,不识兵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