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

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

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

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在正午时分眺望宫阙,华丽的车马扬起漫天尘土。
朝会刚结束,他们自言都是亲近的重臣。
光芒照耀道路,那种气势怎能亲近。
回到家中,在高堂设宴,丰盛的菜肴摆满八珍。
仆人和妾侍都穿着华丽的丝绸,整夜歌舞直到天明。
四季更迭,谁能长久占据高位。
已经看到前人的失败,还未见到后来者的易位。
男子汉应当兼济天下,怎能满足于个人享乐。
如今你们都实现了愿望,难道还会顾及那些困苦的人吗?

注释

日中:正午时分。
双阙:宫阙。
轩盖:华丽的车马。
扬:扬起。
鸣佩:佩玉之声。
罢朝:结束朝会。
近臣:亲近的大臣。
光华:光芒。
道路:道路。
意气:气势。
宴:设宴。
高堂:家中厅堂。
八珍:各种珍贵菜肴。
绮纨:华丽的丝绸。
歌舞:歌舞。
四时:四季。
固:必然。
相代:更迭。
覆前车:前人失败的教训。
易后轮:后来者接替。
丈夫:男子汉。
兼济:兼治天下。
乐一身:只图个人快乐。
得志:实现愿望。
憔悴人:困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盛况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官员的豪华生活和对权力地位的自信。开篇“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写出了太阳当空,车盖飞扬,尘土随之升腾的壮观,显示出一种权势与威仪的气派。“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则透露出宴会参与者的身份地位,他们佩带着象征官职和尊贵的地位标志,宣称自己都是亲近皇帝的大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表达了在这豪华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彼此之间关系融洽。宴会场面则由“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展现,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在高大堂上摆满了各种珍贵的美食。

诗中还写及宴会中的娱乐活动,“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表明侍女们都穿着华丽的服饰,直到深夜甚至拂晓,都沉浸在歌舞之中。接下来“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则是对宴会参与者们的提醒,即使现在地位显赫,但时间流转,季节更迭,每个人都无法长久占据重要位置。

诗人通过“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表达了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和对未来变化的警觉。紧接着,“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是诗人对宴会中人的期望,即希望这些拥有权力的人能够广泛地帮助他人,而不仅仅满足个人的享乐。

最后,“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则是一种期待和请求,希望那些达到了个人愿望的统治者们,不要忘记那些仍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诗句中的“憔悴人”可能暗指那些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或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盛大宴会,传递出一种对权力、地位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

薛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兴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西陵口观海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沈,潮波忽来往。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

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

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形式: 古风

初去郡斋书怀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怀哉行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

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

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

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

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

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

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