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
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
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
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学者在接到外出任职的通知后的内心世界。开篇“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表明诗人原本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但突然之间官府的消息打破了这一切,显示了外界对隐居者生活的干预和召唤。
接下来的“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则写出了诗人在接到消息后心中的不宁与身体上的不适。水边的小径因为惊吓了平日里安静的鸟儿,而草编成的床上也反映出诗人的身体因紧张而感到不适。
“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外界生活时,对自己年华已逝和身体衰老的感慨,以及对于后代子孙要坚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的期望。
最后,“明日公西去,烟霞复作徒”则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这宁静的地方,向西方远行,而那绵密的云雾和山峦又让人想起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外出任职生活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变化的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不详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幸免低头向府中,贵将藜藿与君同。
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
诗书何德名夫子,草木推年长数公。
闻道汉家偏尚少,此身那此访芝翁。
本意宿东林,因听子贱琴。
遥知大小朗,已断去来心。
夜静溪声近,庭寒月色深。
宁知尘外意,定后便成吟。
寂寞柴门掩,经过柱史荣。
老夫宁有力,半子自成名。
柳映三桥发,花连上道明。
缄书到别墅,郢曲果先成。
支公好闲寂,庭宇爱林篁。
幽旷无烦暑,恬和不可量。
蕙风清水殿,荷气杂天香。
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