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守之东昌

诸侯辞北极,千骑向东方。

十二称天府,风烟接帝乡。

地形来海岱,漕挽自徐扬。

春满弦歌邑,花明太守章。

射书延上客,照乘得高唐。

寇息解刀剑,人和下凤凰。

轩帷褰雨雪,郡阁卧星霜。

治行兼经术,诸曹借宠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太守前往东昌赴任的壮丽景象与宏远气度。开篇“诸侯辞北极,千骑向东方”,以磅礴之势展现了李太守出征的宏大场面,诸侯辞别北方,千骑浩荡向东,既显其地位尊崇,又寓征程遥远。接着“十二称天府,风烟接帝乡”两句,将东昌之地与帝都相联,寓意李太守此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升迁。

“地形来海岱,漕挽自徐扬”则进一步描绘了东昌的地理位置与经济繁荣,海岱之地的雄伟与徐扬的富庶,通过水路运输的繁忙,展现了东昌作为天府之国的经济活力。接下来“春满弦歌邑,花明太守章”两句,以春日的生机盎然和繁花似锦,象征着李太守的到来为地方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暗喻了他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射书延上客,照乘得高唐”则展示了李太守的文治武功,他不仅善于处理政务,还广纳贤才,邀请高士前来共谋发展。同时,“照乘”一词,更是以珠宝之光比喻其智慧与才华的璀璨。“寇息解刀剑,人和下凤凰”则描绘了李太守治理下的和平景象,不仅解决了边境纷争,还吸引了祥瑞之鸟凤凰降临,象征着政治清明与社会和谐。

最后,“轩帷褰雨雪,郡阁卧星霜”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李太守在任期间的辛勤付出与岁月的流逝。而“治行兼经术,诸曹借宠光”则总结了李太守的施政理念与成就,不仅注重实际治理,还深谙儒家经典,使得下属官员也因他的德行与才能而受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太守赴任东昌过程中的种种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地方发展的深远影响,是一首赞美与颂扬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宋宇少府之蒲城

别离有杨柳,折赠拟琅玕。

古道千人失,时才一尉难。

清秋开少府,紫气指长安。

梅福称仙仕,蒲城得吏欢。

河声公檄静,岳色讼庭寒。

鸿雁云中出,芙蓉月下看。

三秦至豪杰,两汉数衣冠。

冯翊今遗邑,何轻佐幕官。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荅谢生盘山诗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

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

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

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

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杨给事河南召募

边众休南牧,朝廷议北征。

幄中新授律,天下大徵兵。

使者持符出,君推抗疏名。

黄金秋突兀,白羽日纵横。

岳雪三华秀,河冰万马行。

将军邀剧孟,公子得侯嬴。

屠贩多豪杰,风尘郁战争。

有呼皆左袒,无役不先鸣。

宁久燕山戌,终期瀚海清。

过梁投赋笔,更为请长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

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

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

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

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

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