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向众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时名。
而今马亦知人意,每到门前不肯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未来名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幽默和自嘲。开篇“初向众中留姓氏,敢期言下致时名”表明诗人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在人们心中留存,并且能够获得时代的认可,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随后的“而今马亦知人意,每到门前不肯行”却给这份自信和期待投下了幽默的光。诗人用自己家的马不愿意出门作比喻,可能是在暗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现实中受到了抑制,没有得到应有的施展。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既有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也有面对现实挑战时的苦涩和自嘲,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态度。
不详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
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荒骨潜销垒已平,汉家曾说此交兵。
如何万古冤魂在,风雨时闻有战声。
生为明代苦吟身,死作长江一逐臣。
可是当时少知己,不知知己是何人。
别后已闻师得道,不期犹在此山头。
昔时霜鬓今如漆,疑是年光却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