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赠明分司春岩次清容先生韵(其二)》。诗中以豪杰试难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敬意。
首联“天于豪杰试艰难,未许烟波把钓竿”,开篇即点明豪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比喻为不被平凡生活所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这里“烟波”象征着平静的生活,“把钓竿”则暗示着安逸的退隐生活,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赞赏。
颔联“宝玦仅存心愈壮,明珠虽去海尤宽”,进一步描绘了豪杰之心的坚定与广阔。宝玦象征珍贵之物,即使仅存,也足以激发内心更加强烈的斗志;明珠虽离海而去,但大海的辽阔依然能容纳一切,寓意着豪杰之心的博大与坚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豪杰之心的不凡与超脱。
颈联“莺花南国思公子,父老东郊拜长官”,转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莺花代表春天的美好景象,南国则暗示友人所在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同时,通过“父老东郊拜长官”的场景,既体现了友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仕途顺利、受到百姓爱戴的祝愿。
尾联“相望甘棠馀荫在,莫瞻直北涕阑干”,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甘棠是古代传说中的树名,常用来比喻恩德深厚之人。此处“甘棠馀荫在”意味着友人的美德和恩泽仍在,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因某些不如意之事而悲伤落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继续前行。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与鼓励,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豪杰形象的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黄景仁对友人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