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蔡州田郎中

遗迹仍留蔡,幽人出汉朝。

门深荒径在,台迥数峰遥。

岸石欹相倚,窗松偃未凋。

寻思方一去,岂待使君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古迹仍在蔡州留存,隐士风范源自汉朝。
院门深深荒径犹存,高台远望数峰缥缈。
岸边石头倾斜相依偎,窗前古松低垂未见老。
正思索间即将离去,何需等待太守召唤。

注释

遗迹:历史遗留的古迹。
蔡:蔡州,地名,代指地区。
幽人:隐居的高士。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门深:院门深闭,形容地方僻静。
荒径:荒芜的小路。
台迥:高台远眺。
数峰:几座山峰。
岸石:河岸或水边的石头。
欹:倾斜。
相倚:互相依靠。
窗松:窗前的松树。
偃:低垂。
未凋:没有枯萎。
寻思:思索,考虑。
方一去:正打算离开。
岂待:何必等待。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太守。
招:召唤,邀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自然景象和淡远的情怀。"遗迹仍留蔡,幽人出汉朝"两句,通过对古遗迹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独自行走在这片古老而偏僻的地方。

"门深荒径在,台迥数峰遥"则进一步渲染出一幅幽静而又开阔的山水画卷,门前的荒凉小径和远处连绵的山峰共同构筑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岸石欹相倚,窗松偃未凋"更是细腻地描写了自然景物间的和谐与静谧,岩石依傍、松枝低垂,营造出一种时间似乎静止的氛围。

最后两句"寻思方一去,岂待使君招"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所持的淡然态度。这里的"寻思"指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怀,而"岂待使君招"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羁绊、不再期待任何外界召唤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寄青龙寺原上人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姚谏议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

函疏辞专密,炉香立独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

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殿院薛侍御

名高意本闲,浮俗自难攀。

佐蜀连钱出,朝天獬豸还。

回翔历清院,弹奏迥离班。

休浣通玄旨,留僧昼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晚秋酬姚合见寄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犹有菊,燕去即无蝉。

分察千官内,孤怀远岳边。

萧条人外寺,暌阻又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