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龙寺原上人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穿着鞋踏入幽冷的竹林,静坐参禅度过滴漏的声音。
高大的杉树上残留的果实掉落,深井边因寒冷结出了冰痕。
敲完磬后风吹动树枝,悬挂的灯在雪屋里显得格外明亮。
何时能邀请我留下住宿,乘着月光在寺顶上行走。

注释

敛屦:穿着鞋而行,敛,收敛,这里指脚步轻盈。
安禅:静坐修行,禅,禅定。
漏声:古代计时工具滴漏发出的声音,此处代指时间的流逝。
高杉:高大的杉树。
残子落:残留的果实或种子落下。
深井:深邃的水井。
冻痕:因寒冷而结冰的痕迹。
罢磬:结束敲击磬(一种佛教仪式中用的乐器)。
风枝动:风吹动树枝。
悬灯:悬挂的灯。
雪屋:被雪覆盖的房屋,这里可能指寺庙。
何当:何时能够。
招我宿:邀请我住宿。
乘月:趁着月色。
上方行:在高处、上方行走,可能指在寺庙的高处或山顶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院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心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隐居在深山之中,即便是在严冬,也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之所。"敛屦"指的是僧侣收拾僧鞋,以示脚步轻盈,"入寒竹"则是指行走于寒冷的竹林之中;"安禅过漏声"说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够安心修禅,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都可以通过听漏声来感知。

"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山中的景色。"高杉残子落"指的是即便是在高大的松树上,也有枯萎的松针随风而落;"深井冻痕生"则是说在寒冷的气候里,连深井的水面都结了冰。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罢磬"即是佛家打坐用的小石磬,一般用于提醒禅修时间;"风枝动"则表达了在风中摇曳的树枝之声,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钟声。"悬灯雪屋明"描绘的是夜晚雪地里,房内悬挂着灯笼,光线透过窗纸或门缝,映照出屋外的雪景。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盼和向往。当有一天,能邀请诗人去那宁静的地方居住,或许是在明亮的月光下,轻松地踏上了通往山中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中禅院的景象,以及对自然界细微声音和景色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修行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内在宁静、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寄姚谏议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

函疏辞专密,炉香立独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

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殿院薛侍御

名高意本闲,浮俗自难攀。

佐蜀连钱出,朝天獬豸还。

回翔历清院,弹奏迥离班。

休浣通玄旨,留僧昼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晚秋酬姚合见寄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犹有菊,燕去即无蝉。

分察千官内,孤怀远岳边。

萧条人外寺,暌阻又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