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采蘩春日咏迟迟,何事于今咏黍离。

夜到子中分旦气,岁从寅上授人时。

野花啼鸟般般意,流水孤村岸岸移。

且向醉中歌一曲,自怜吾及共吾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春天里采集白蒿,为何此刻吟唱《黍离》诗篇。
夜晚已至半夜时分,新的一天开始到来,新的一年从寅月开始给予人们新的希望。
田野间的野花和鸟儿的鸣叫充满各种情感,流水伴随孤独村庄,景色不断变换。
暂且在醉酒中高歌一曲,自我怜悯,也感慨与我的孩子共享这一切。

注释

迟迟:形容春天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的样子。
黍离:古诗篇名,表达对故国的怀念。
子中分:指半夜12点,夜半时分。
岁从寅上:农历新年从寅月开始,寅为地支中的第三个,代表春季。
般般意:形容各种各样的情感。
岸岸移:形容流水不断,景色随季节变换。
醉中歌:在饮酒后的歌唱。
吾及共吾儿:我和我的孩子。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春词》,作者是宋代的柴随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以“采蘩春日咏迟迟”起笔,表达了对春日时光的欣赏和感慨。他将现今的咏叹与《黍离》的情感相联系,暗示着对时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夜到子中分旦气,岁从寅上授人时”一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示了季节更替和生命的轮回。野花、啼鸟和流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诗人借此传达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孤独村庄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借酒消愁,选择在醉中放声歌唱,表达自我安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儿子共享生活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春日情怀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28)

柴随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 字:刚中
  • 号:瞻岵居士
  • 籍贯:江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一二二○~?

相关古诗词

旅舍听雨

夜长难得寐,况复雨淋淫。

百事不如意,一时都上心。

客程歧路远,归兴海涛深。

赖有东林社,招摇赋赏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偶倚

西风独凭阑干处,可是愁人鬓易华。

老木不生秋后叶,孤灯空结夜来花。

中原落日无归雁,故国青山有去鸦。

欲向清尊消旧恨,路迷行客正思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偶题

人世阴晴了未知,一僮一鹤自相随。

已无少小尊前梦,惟有老来乱后诗。

花落鸟啼眠几觉,水流云散醒多时。

蟠桃结实三千岁,知熟黄粱几度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袁州枫林邸

维舟烟柳外,风健布帆轻。

雁过家千里,鹃啼月五更。

山川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问宿枫林晚,袁州第一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