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袁州枫林邸

维舟烟柳外,风健布帆轻。

雁过家千里,鹃啼月五更。

山川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问宿枫林晚,袁州第一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停船在烟柳之外,风力强劲,帆船轻盈地行驶。
大雁飞过,仿佛穿越了千里的家乡,五更时分,杜鹃鸟的啼声回荡。
山川景色勾起行者的思乡梦,风雨中更添对故乡的深情。
询问夜晚枫林中的住宿,这是前往袁州的第一站。

注释

维舟:停船。
烟柳:柳树丛生之地,象征着江南水乡。
健:强劲。
布帆:棉布制成的船帆。
雁过:大雁飞过。
家千里:遥远的家乡。
鹃啼:杜鹃鸟鸣叫。
月五更:五更时分,天快亮的时候。
山川:山水风景。
行客:旅行者。
风雨:风雨交加。
故乡情:对故乡的情感。
问宿:询问住宿。
枫林:枫叶树林。
袁州:古代地名,今江西宜春一带。
第一程:旅途的第一段路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船于烟柳之外的景象,微风吹拂,帆船轻盈地前行。大雁南飞,勾起了诗人千里之外家乡的思念;五更时分,杜鹃啼声凄切,更添离愁。山川景色触发了行者的游子之梦,风雨之中,他对故乡的情感愈发浓厚。最后,诗人询问枫林馆是否能提供住宿,因为这是他前往袁州旅途中的第一站。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8)

柴随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 字:刚中
  • 号:瞻岵居士
  • 籍贯:江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一二二○~?

相关古诗词

晚春即事

又见东风吹路尘,伤心红紫易因循。

杜鹃啼歇三更雨,燕子衔归一半春。

近水夕阳凭远树,东家飞絮落西邻。

小舟撑出前村去,忽听人声不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越镇山楼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

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

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白云庵

散策入禅扉,愁城酒解围。

泥黄肥客屦,云淡护僧衣。

心事溪相照,吟情雨带归。

未盟泉石隐,林鹤背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忆昔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鹓班行。

柳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

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仗旌旗吹月色。

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倏变为桑田。

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

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

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

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回首古苔边。

清明寒食谁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