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歌

东海波翻白日动,秦仇慷慨天门恸。

仓海先生矢报韩,博浪沙头风雨阑。

祖龙日观登封还,金泥玉简嵩高山。

道遇沙中鼓椎者,副车诀裂龙旗下。

此时一呼乾坤震,大索十日神龙隐。

秦亡朱组系子婴,三户复死韩王成。

芒砀五云天子气,遇留风雨蛟龙意。

垓下乌骓楚霸王,镐池白璧秦皇帝。

嗟乎哉,大仇既报奇功收,拂衣愿从赤松游。

英风飒爽满天地,素书三卷在人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博浪沙歌》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磅礴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的博浪沙事件,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首句“东海波翻白日动”,以壮阔的海洋景象开篇,暗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斗争。接着,“秦仇慷慨天门恸”一句,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核心——对秦国的仇恨与悲痛,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调。

“仓海先生矢报韩”中的“仓海先生”指的是张良,他矢志为韩国报仇,这一情节体现了个人的英勇与决心。“博浪沙头风雨阑”则描绘了张良在博浪沙埋伏刺杀秦始皇的场景,风雨交加的环境渲染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祖龙日观登封还,金泥玉简嵩高山”描述了秦始皇的威严与尊贵,与后文的失败形成鲜明对比。“道遇沙中鼓椎者,副车诀裂龙旗下”则揭示了张良如何在关键时刻找到并利用了那位埋伏的勇士,成功地完成了刺杀行动。

“此时一呼乾坤震,大索十日神龙隐”表现了刺杀行动的震撼力以及秦始皇的恐慌,同时也暗示了秦朝的衰败。“秦亡朱组系子婴,三户复死韩王成”则是对秦朝灭亡和韩王复国的简述,体现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芒砀五云天子气,遇留风雨蛟龙意”通过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垓下乌骓楚霸王,镐池白璧秦皇帝”则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项羽和秦始皇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嗟乎哉,大仇既报奇功收,拂衣愿从赤松游”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英风飒爽满天地,素书三卷在人世”则以素书作为象征,寓意着英雄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于世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宏大背景,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是夏完淳对英雄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长歌

我欲登天云盘盘,我欲御风无羽翰。

我欲陟山泥洹洹,我欲涉江忧天寒。

琼弁玉蕤佩珊珊,蕙桡桂棹凌回澜。

泽中何有多红兰,天风日暮徒盘桓。

芳草盈箧怀所欢,美人何在青云端。

衣玄绡衣冠玉冠,明珰垂絓乘六鸾。

欲往从之道路难,相思双泪流轻纨。

佳肴旨酒不能餐,瑶琴一曲风中弹。

风急弦绝摧心肝,月明星稀斗阑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易水歌

白日苍茫落易水,悲风动地萧条起。

荆卿入秦功不成,遗恨骊山暮烟紫。

昔年此地别燕丹,哀歌变征风雨阑。

白虹翕翕贯燕市,黄金台下阴云寒。

袖中宝刀霜华重,此事千秋竟成梦。

十三杀人徒尔为,百二河山俨不动。

呜呼,荆卿磊落殊不伦,渐离慷慨得其真!

长安无限屠刀肆,独有吹箫击筑人。

形式: 古风

明妃篇

红粉三千貌不同,倾城不买夺画工。

夜夜秋光长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宫。

忽闻诏选赐匈奴,绝代良家请嫁胡。

锦袖乍娇红靺鞨,金井长辞玉辘轳。

如花慷慨违金阕,紫台薄命音尘绝。

环佩朝辞汉殿云,氍毹夜舞交河雪。

宝马行行归朔漠,酒酣还奏宫中乐。

单于帐里月华高,燕支山下花光薄。

银筝锦拍按琵琶,一代红颜绝塞沙。

待生青冢愁中草,始信朝阳梦里花。

形式: 古风

细林野哭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局脊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