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岭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皇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闻虎豹斗,屡局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

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崙图,目击悬圃存。

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起初从栗亭西行,心中怀念凤凰村。
寒冬时节带着孩子,艰辛地前往蜀地之门。
南行攀登木皮岭,艰难险阻难以言表。
汗水湿透衣衫,严寒仿佛因此变得温暖。
远方的山峦竞相簇拥,千岩万壑奔腾不息。
初次领略五岳之外,还有其他崇山峻岭值得敬仰。
仰望天空,大明如盖;俯瞰大地,深厚而广阔。
再次听到虎豹争斗,风雨交加,天色昏暗。
高处废弃的阁道破败,如同断了的车辕。
低处有冬青树林,树根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上。
西崖特别秀丽,犹如灵芝盛开。
滋润的气息汇聚,清澈无尘,没有沙土的痕迹。
回想起昆仑山的画卷,亲眼所见的仙境依然在眼前。
面对此景,不知何处安身,默默感叹垂暮之年的忧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木皮岭的艰难历程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凤皇村的怀念之情,但现实中却不得不踏上辛苦的蜀门之路。在季冬时分携带着孩子们前行,这种背后的辛酸与艰难可想而知。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攀岩之旅的困顿,木皮岭的险峻在这里被形象地描绘出来。紧接着,诗人写到汗水和寒冷的对比,这种身体上的感受强烈地反映了环境与体力的抗争。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这几句展示了诗人的惊叹之情。他不仅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力量,更是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传统认知的新境界,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解脱和提升。

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生动细腻,包括仰望天际、俯视深谷,以及对虎豹争斗声和风水昏迷景象的描述。"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这里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毁灭并存的观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昆崙图景象的回忆,以及面对壮丽山川时内心的伤感和老之哀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冒险精神,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生命与时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水会渡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

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

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呼婢取酒壶,绩儿诵文选。

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

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

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

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

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

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

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

自伤甘贱役,谁悯强幽栖。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

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水槛

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攲。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