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

路尽石为门,门中绿树村。

山峦当城郭,风俗自乾坤。

水接桃源派,人通洞獠言。

晚厨供石鲫,为倒菊花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石门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偏远的乡村景象。首句“路尽石为门”,写出了山间小径尽头,一道由石头天然形成的门,显示出环境的质朴和野趣。接着,“门中绿树村”描绘了绿色掩映下的村落,透露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山峦当城郭”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城墙,暗示了这里四围环山,仿佛一座天然的屏障。而“风俗自乾坤”则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仿佛天地自然赋予的独特人文气息。

“水接桃源派”引用桃花源的典故,暗示此地如世外桃源般远离尘嚣,水流清澈,环境优美。接下来的“人通洞獠言”则描绘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可能指的是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最后两句“晚厨供石鲫,为倒菊花樽”描绘了村民的生活场景,傍晚时分,石锅里烹煮着石门特有的鲜鱼,人们举杯对饮,菊花酒香四溢,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县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收录诗词(458)

潘希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利县

百里慈阳地,巉岩半不毛。

天垂南裔尽,山插北辰高。

种粟惟便火,耕崖秪惯刀。

驩兜墓犹在,掩鼻过秋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九溪道中二首(其一)

秋思正凄迷,千山入九溪。

路危频下马,午过不闻鸡。

秃树疑人立,荒禽作怪啼。

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九溪道中二首(其二)

青云万叠山,山下水潺潺。

诘屈路难出,崔嵬星可攀。

劳哉千里骥,入此九溪蛮。

坦坦中原地,长驱何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茅花岭

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

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

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