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操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寄托在石头上,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望夫台上长久等待丈夫归来的场景。通过“望夫台”和“望夫山”的反复提及,以及女子化为石像的设定,强化了主题情感的深度与持久性。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这一句中,“望夫台”象征着女子等待丈夫的地点,而“化为石”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痴情与执着,即使化为石头也愿意继续等待。这里的“郎且不须回”,既是对丈夫的呼唤,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无尽。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望夫山”与前一句中的“望夫台”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等待的地点不变,而“犹自待郎还”则展现了女子即使化身为石,也依然坚守着对丈夫的期盼与等待,这份情感超越了生死,体现了深厚的爱情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尊重与理解。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雷女织葛歌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东家为绤,西家为絺。

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

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

一日织一疋,十指徒苦辛。

祗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形式: 古风

枫人歌

小雨枫人长一尺,大雨枫人长一丈。

女巫取得沉水薰,一夕枫人有精爽。

大妇持珠来,求子步迟回。

小妇持钱至,问郎归尚未。

形式: 古风

留人石诅祝辞

诅曰:留人石,莫留人。风吹石,化为尘。

祝曰:留人石,既为尘。望夫石,复为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浮丘谣

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

撤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