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

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

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

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夏天的田地已经报告七成成熟,秋天的庄稼正担忧十天内会干旱。
及时的好雨慢慢降临,并非突然,仿佛上天有意要缓解困难。
旱魃肆虐,如同鹰犬般搜刮,毫不留情,临近秋社时,鸡豚们抓紧时间趁早凉快。
我年迈多病,只希望能有一顿饱餐,炉火上的香烟默默燃烧,只有叹息声相伴。

注释

夏田:夏天的田地。
七分熟:七成成熟。
秋稼:秋天的庄稼。
十日乾:十天内会干旱。
好雨:及时的好雨。
徐来:慢慢降临。
仓卒:突然。
天公:上天。
魃: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鬼)。
鹰犬:比喻搜刮者。
社近:临近秋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鸡豚: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老病:年迈多病。
幸:希望。
炉香:炉火上的香烟。
长叹:长久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喜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欣喜之情。首句“夏田已报七分熟”,描绘了夏季农田作物即将丰收的景象,然而紧接着的“秋稼方忧十日乾”则揭示了秋季作物对雨水的迫切需求。诗人用“好雨徐来不仓卒”形容雨势适中,不急不躁,仿佛上天有意缓解农人的忧虑。

“天公似欲救艰难”一句,将天公比作仁慈的救助者,表达了对上天赐下这场喜雨的感激之情。接下来,“魃张鹰犬无遗力”运用了神话中的旱魃形象,形容连旱已久,此刻雨水充足,连旱魔也失去了威力。而“社近鸡豚趁早寒”则写农民们抓紧时间,趁着雨后凉意,忙碌地准备秋收。

最后两句“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诗人以自身老病之身,庆幸能饱食无忧,而炉香默默无声,似乎也在为这场喜雨而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自然恩赐的敬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喜雨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一)

发函宽大一封书,卧阁雍容三日馀。

旋见雪花投夜落,未应天意与人疏。

瓦乾淅淅初鸣霰,畦润渐渐想没锄。

高会梁园遗胜在,早知词赋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二)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馀。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锄。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三)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径未春馀。

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锄。

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