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一)

发函宽大一封书,卧阁雍容三日馀。

旋见雪花投夜落,未应天意与人疏。

瓦乾淅淅初鸣霰,畦润渐渐想没锄。

高会梁园遗胜在,早知词赋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寄出一封宽大的信件,静置阁中三天多。
不久雪花在夜晚飘落,或许并非上天对人的冷漠无情。
屋顶上的瓦片干燥,传来细微的霰雪声,田地湿润,仿佛想起锄头的劳作。
昔日梁园的盛会仍在记忆中,早就知道你的文才如同司马相如般卓越。

注释

发函:寄信。
宽大:宽裕。
卧阁:静置在阁中。
雍容:从容不迫。
旋见:随即看到。
雪花:降雪。
天意:天命。
人疏:对人的冷漠。
瓦乾:瓦片干燥。
淅淅:轻微的声音。
霰:小冰粒。
畦润:田地湿润。
渐渐:逐渐。
没锄:想起锄头劳作。
高会:盛大的聚会。
梁园:古代名园,此处代指宴会。
遗胜:遗留的美好回忆。
似相如:如同司马相如的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一)》。诗人以写信为引子,描述了收到书信后的悠闲心情,以及对夜间雪花飘落的欣喜。他并未将雪的降临视为天意疏离人间,反而从中感受到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乐趣。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瓦上的雪花逐渐融化,露出了干涸的景象,以及田野湿润可能预示着农事的好转。最后,诗人借梁园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学才华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擅长辞赋。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二)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馀。

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

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锄。

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其三)

茧纸铺庭几误书,杨花糁径未春馀。

积随平野分高下,舞信微风作密疏。

解使游人似姑射,仍令飞鸟变舂锄。

共惊天巧无能学,造物无心本亦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寒雨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寒食二首(其二)

寄住汝南怀岭南,五年一醉久犹酣。

身逃争地差云静,名落尘寰终自惭。

耳畔飞蝇看尚在,鼻中醇酢近能甘。

今朝寒食唯当饮,买酒先防客欲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