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一得无心便豁空”的开篇,展现了深刻的禅宗思想。诗人以“豁空”为喻,表达了一种心灵的解放与超越。接着,“祇因先圣祖门通”一句,暗示了这种超越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前贤智慧的指引,通过修行与悟道得以实现。
“个中若向三乘学”,这里的“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代表了佛教修行的不同层次。诗人在此提出,如果一个人能够深入学习这三种修行之道,那么他将有可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万劫无因得遇逢”强调了这种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稀有,意味着在漫长的时间尺度内,能够真正领悟并实践这些教义的人是极为罕见的。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的真谛,体现了唐代禅宗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