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名为《东桥公既登衡山集所制作成帙名曰登衡小记远辱寄示时予适行部南康受而读之有张孟阳之思》。诗中表达了作者在登高赋诗时的豪情与深沉思绪,以及对衡山峻峭与楚水深远的感慨。
首句“登高能作赋,大雅感予襟”点明了诗人在高处赋诗的情境,同时流露出一种文人雅士的胸襟感受。接下来,“气敌衡山峻,思涵楚水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诗人的精神气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出其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激昂。
“览图乖往迹,讽咏发驰心”则描绘了诗人阅读地图时的思绪与情感的激荡,通过吟诵激发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奔涌。最后,“犹因庐阜对,稍缓四愁唫”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时的暂时释怀,暗示了内心的忧愁与解脱。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