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葵蒲萄下

茙葵花种蒲萄下,年年叶长见花谢。

蒲萄渐密花渐迟,开时及见蒲萄垂。

微风摇曳架上枝,阴云凝碧行琉璃。

天人下饮蒲萄露,花神夜泣向天诉。

谢尔蒲萄数尺阴,不如寸草同此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葡萄树下种植茙葵的景象,以及茙葵与葡萄生长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关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之间的互动。

首句“茙葵花种蒲萄下”,点明茙葵与葡萄共生于同一片土地,暗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共生或竞争的关系。接着,“年年叶长见花谢”描绘了茙葵年复一年的生长与凋零,而“蒲萄渐密花渐迟”则展示了葡萄逐渐茂盛,茙葵开花时间随之推迟的情景。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也隐含了生命的轮回与交替。

“微风摇曳架上枝,阴云凝碧行琉璃”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微风吹动葡萄藤枝的情景,以及乌云低垂时天空如琉璃般的美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天人下饮蒲萄露,花神夜泣向天诉”这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人与自然、神灵与植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天人饮露,花神泣诉,既是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颂扬,也是对生命脆弱、自然无常的感慨。

最后,“谢尔蒲萄数尺阴,不如寸草同此心”表达了诗人对茙葵的深情厚意。虽然茙葵只能提供葡萄数尺的阴凉,但其与葡萄共同生长的心意,却比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更为珍贵。这句话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心灵的连接和情感的共鸣超越了物质的给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茙葵与葡萄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送残暑

向已送残春,当兹送残暑。

离尊虽不同,时节会有去。

平生苦汗尘,欲避无处所。

骊驹出商音,畏不将风雨。

却忆别花时,红尘挽衣履。

回首汉诸陵,落日无穷树。

形式: 古风

有洗旧诰绫作青色鬻将以为缘以绀缯易得之作手卷赋小乐章求好事书其后

吴宫辇路伤行客,茧冰压云凝碧色。

门前新扫染家邻,借人铺设残衣帛。

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

织纹宛转敕字新,知是初谁六尺诰。

城霞失彩宫藓病,中与海图上衣领。

改颜倖售缘所遭,褪药玄香洗蓝影。

青绸易得泪承睫,击筑楚歌无故业。

歌残求书好事人,异代倘传诰绫帖。

形式: 古风

广惜往日

汉有臣兮龚胜卒,噤不食兮十四日。

今忍饥兮我复渴,道间关兮踰半月。

幸求死兮得死,苟不得兮无术。

凤笙兮龙笛,燕群仙兮日将夕。

风吹衣兮佩萧瑟,骏龙兮寥天,行成兮缘毕。

形式: 古风

雪中方四隐君访宿有诗忆鹿田风雨旧游奉和并呈吴六赞府

金华人北山,空响出静伫。

鹿田在其颠,肺石来风雨。

有客六七人,昔游至其处。

唯我愁不眠,起坐蹴君语。

谓此定何声,百感生离绪。

玩非琴与瑟,复异砧将杵。

醉者呼不应,愁者自为苦。

空棂怯孤衾,展转如巢树。

湿歌散馀悲,以足拊柱础。

尔来又七年,欲至困羁旅。

传闻老桑门,已复蝉蜕去。

入山恶少年,巾钵空其聚。

乃知人世间,何者为客主。

而我同怀人,忽复异处所。

梦中遥相望,各抱不售贾。

有客不同游,亦是同怀者。

地主况有期,舆马不待假。

倘规宿山中,畸人不应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