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花秋月不同时,高节偏于墨色宜。
莫遣世间丹绿笔,等閒俗却岁寒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墨君十咏(其四)霜节》。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墨色的偏爱和崇尚,以及他对于世间俗物不冷不热态度的批判。
“春花秋月不同时,高节偏于墨色宜。”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天的花朵与秋天的明月,强调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墨色的独特喜爱。这里的“高节”指的是高尚的情操,而“墨色”则象征着纯净无瑕。
“莫遣世间丹绿笔,等閒俗却岁寒枝。” 这两句诗人通过不让世间的鲜艳颜色(丹绿笔)与岁月的沧桑(岁寒枝)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于过于追求外在华丽装饰的世俗态度的不满。诗人认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没有持久的价值。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王铚清高脱俗的情怀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视。
不详
秀色娟娟自出尘,晓枝更带露华新。
清风一至如相语,从此开帘来故人。
天上东风转斗星,天涯羁客尚飘萍。
道涂况复经残岁,风雪那堪宿旅亭。
春到怯添双鬓白,夜寒愁对一灯青。
残年万古凄凉恨,不计樽前一醉醒。
门户荀陈士论佥,却随王谢老江南。
一官傲世妨才命,万事承家任苦甘。
渔艇我将还旧隐,僧窗谁与对清谈。
落花风雨西陵渡,佳节可怜三月三。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
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
归隐我无冲斗气,相思时望少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