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和王同野韵

明时谁复问渔矶,赢得经春昼掩扉。

祗为小山丛桂在,况逢浮世与心违。

天边梦断云霄侣,阶下恩深鸟雀饥。

闻说年来能悟道,餐霞不采首阳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流露。首句“明时谁复问渔矶”,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里,似乎已无人关心隐逸的生活,流露出一种被时代遗忘的孤独感。接着“赢得经春昼掩扉”一句,通过描写春天到来却选择闭门独处,进一步展现诗人内心的避世倾向。

“祗为小山丛桂在,况逢浮世与心违。”这两句转折,诗人看似在赞美小山上的丛桂,实则暗含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疏离感。他似乎在说,即使有美好的事物存在,也无法与纷扰的世俗和谐共处,表达了一种难以融入社会的无奈与痛苦。

“天边梦断云霄侣,阶下恩深鸟雀饥。”这两句继续深化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说,与高远的理想世界失去了联系,而现实中的关怀与责任(如对鸟雀的喂养)却显得沉重而无力,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闻说年来能悟道,餐霞不采首阳薇。”诗人似乎在寻求精神的解脱与超越,提到悟道与餐霞(即食用仙家之食),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与古代隐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忧郁与超脱情怀。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少尹祈雨有应

四月荒田苦未耕,谁从穷海问苍生。

祗因少尹心如水,遂有甘霖夜满城。

堪笑阴阳虚纵闭,岂知天地自和平。

请君明日南郊望,遍野农歌杂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孟仲传

声名早已动三台,河朔风流自异才。

讲道忽惊兼孔墨,论交不说似陈雷。

百年湖海占星聚,五月葵榴对酒开。

别后思君何处切,暮云春树隔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

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

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丁字沽

可怪直沽水,翻为丁字流。

扁舟何处去,风起浪悠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