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长史歌

危栏压溪溪澹碧,翠袅红飘莺寂寂。

此日长亭怆别离,座中忽遇吹芦客。

双攘轻袖当高轩,含商吐羽凌非烟。

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炉巅。

又似鲛人为客罢,迸泪成珠玉盘泻。

碧珊瑚碎震泽中,金锒铛撼龟山下。

铿訇揭调初惊人,幽咽细声还感神。

紫凤将雏叫山月,玄兔丧子啼江春。

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

可中长似承平基,肯将此为闲人吹。

不是东城射雉处,即应南苑斗鸡时。

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今来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

翠华犹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泪如雨。

长史长史听我语,从来艺绝多失所。

罗君赠君两首诗,半是悲君半自悲。

形式: 古风

翻译

险峻栏杆压低溪流,溪水淡绿,翠绿摇曳红花飘落,黄莺寂静无声。
今日长亭悲伤地告别,席中忽然遇见吹芦笛的客人。
他挥动着轻袖面对高车,吹出的乐曲旋律超越了云烟。
起初仿佛百尺瀑布,在八九月间从香炉峰顶倾泻。
又像鲛人停止织布,眼泪化作珍珠洒落在玉盘。
碧绿的珊瑚在太湖中碎裂,金铃在龟山下震动。
乐声初起时震撼人心,转而幽咽细腻感人至深。
紫凤带着幼雏在山月下鸣叫,黑兔失去孩子对着江春哭泣。
感叹长史才艺出众,为何偏偏在这艰难时刻。
若能长久保持太平盛世,怎会将这技艺仅为闲人表演。
不是在东城射雉之地,便是在南苑斗鸡之时。
白樱桃成熟总能优先品尝,红芍药盛开常伴诗篇。
卖珠曾被武皇询问,熏香不惧贾公知晓。
如今流落何等凄苦,历经江南江北九年严寒酷暑。
帝王的仪仗还在陵墓中,一曲《梁州》引得泪水如雨。
长史啊长史请听我说,历来技艺超群者多不得志。
我赠你这两首诗,一半为你的遭遇悲哀,一半为自己的不幸感慨。

注释

危栏:险峻的栏杆。
压溪:靠近溪流。
溪澹碧:溪水清澈而带绿色。
翠袅红飘:形容绿叶摇曳与红花飘落。
莺寂寂:黄莺安静无声。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怆别离:悲伤地告别。
吹芦客:吹芦笛的人。
双攘轻袖:挥动双袖。
高轩:高大的车辆,此处指贵宾。
含商吐羽:指音乐旋律,商、羽为中国古代五音中的两个。
非烟:超越尘世的云烟,比喻高妙。
一百尺瀑布:形容乐声宏大如瀑布。
八九月:秋季,暗示乐声清冷。
香炉巅:香炉峰顶,代指高山。
鲛人:神话中能泣泪成珠的海底居民。
玉盘泻:珍珠落在玉盘上。
碧珊瑚:形容乐声清脆如珊瑚碎裂。
金锒铛:铃铛声,比喻乐声的清脆。
龟山:地名,这里泛指山。
铿訇:声音洪亮。
揭调:高亢的曲调。
幽咽:乐声低沉哽咽。
紫凤:紫色的凤凰,比喻高贵。
将雏:带领幼鸟。
玄兔:黑色的兔子,比喻哀伤。
江春:江边的春天。
长史:官职名称,这里指有才华的人。
出人艺:超出常人的技艺。
承平基:太平盛世的基础。
闲人:无事可做的人。
东城射雉:古代贵族的狩猎活动。
南苑斗鸡:古代的娱乐活动。
白樱桃:成熟的樱桃。
红芍药:盛开的芍药花。
卖珠:古代的一种职业,比喻才华得到赏识。
武皇:指皇帝。
贾公:权贵人物。
流落:漂泊,生活困顿。
九寒暑:九年的时间。
翠华:帝王的仪仗。
橐泉:陵墓,代指帝王去世。
梁州:古代音乐曲调之一,这里指哀伤的曲子。
艺绝:技艺超群。
失所:不得其所,无法施展才能。
罗君:作者自称。
半自悲:一半也在为自己感到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境和深沉的哲理,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困顿的无奈。开篇便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危栏、溪水、翠袅、红飘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忧郁的氛围。

诗人在长亭与吹芦客别离时的心情是复杂的,那种怆惹之情随着轻袖高轩、含商吐羽等细节逐渐展开,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八九月落香炉巅,一百尺瀑布初疑,鲛人为客迸泴成珠玉盘泻,这些意象既美丽又带有几分悲凉,似乎在抒发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伤。

紫凤将雏叫山月、玄兔丧子啼江春,是对自由和生命力的赞颂,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现实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心声。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挑战。

肯将此为闲人吹,不是东城射雉处,即应南苑斗鸡时,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比较,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表达。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则是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和艺术创作的喜悦。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这两句似乎在强调艺术家对于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即便是在权力和世俗的压迫下,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纯粹。现在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是对现实生活困顿的无奈感慨。

翠华犹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泪如雨,则是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哀伤,以及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厚情感。长史长史听我语,从来艺绝多失所,罗君赠君两首诗,半是悲君半自悲,是对友人的劝勉和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艺术生命力的珍视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示了一种超脱而又内敛的艺术个性。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赠?光上人草书歌

篆书朴,隶书俗,草圣贵在无羁束。

江南有僧名?光,紫毫一管能颠狂。

人家好壁试挥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摘如钩,挑如拨。斜如掌,回如斡。

又如夏禹锁淮神,波底出来手正拔。

又如朱亥锤晋鄙,袖中抬起腕欲脱。

有时软萦盈,一穗秋云曳空阔。

有时瘦巉岩,百尺枯松露槎蘖。

忽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

稽山贺老昔所传,又闻能者惟张颠。

上人致功应不下,其奈飘飘沧海边。

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

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

形式: 古风

失题

故国海云端,归宁便整鞍。

里荣身上茜,省罢手中兰。

烧急平芜广,风悲古木寒。

谢公山色在,朝夕共谁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烟随红焰断,化作白云飞。

形式: 押[微]韵

台州相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

重译越沧溟,来求观行经。

问乡朝指日,寻路夜看星。

得法心念喜,乘杯体自宁。

扶桑一念到,风水岂劳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