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欢愉的情趣。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淇水之上,春风吹拂,水波荡漾,仿佛在告诫着春意的到来。而鸳鸯(一种水鸟)则在这股春风中随波逐流地飞翔,展示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春日的具体景象。这里的“清明”指的是天气晴朗,阳光透过细小的桑叶,可以想见春意初萌时的温暖与柔和。而“度雨杏花稀”则表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雨水滋润,使得杏花开得不多,但却更加珍贵,每一朵都显得尤为可爱。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两句,则转向了人物的描绘。这里的“卫女”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轻施粉黛,春日游赏时的装扮既不失风情,又不过度。而“王孙白马肥”则是对贵族少年骑乘肥壮白马的形象描绘,展示了他们的豪迈与自由自在。
最后,“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两句,表现了诗人和美女共同外出游赏的场景。这里的“相将”意味着一同前行,而“踏青”则是指踏青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不解惜罗衣”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即便是华丽的丝绸服饰,也不愿因怕弄脏而放弃这份自由自在的欢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摹,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
不详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
故乡那可到,令弟独能归。
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
空城流水在,荒泽旧村稀。
秋日平原路,虫鸣桑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