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己终亡国,孟德欺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赌徒们无法解决眼前的混乱,半夜时分锣声震响,冲破了万军的防线。
在鲁港,凛冽的北风吹起汹涌的恶浪,吴山上的寒冷阳光被愁云遮蔽。
周褒媚的行为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曹操狡诈,辜负了忠诚的君主。
巨大的树木已经倾倒,象征着天柱折断,钱塘江上,一群大雁哀鸣成群。

注释

博徒:赌徒。
鸣钲:敲锣。
溃:突破。
朔风:北风。
掀:掀起。
吴山:地名,可能指吴越之地的山。
媚己:谄媚自己。
孟德:曹操的字。
孤:孤独的君主。
天柱:比喻支撑国家的重要人物。
钱塘江:中国浙江的著名河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国破家亡、天下大乱的景象。"博徒无计解其纷"表明战乱之中,人们迷惑无策,无法解决纷争。"夜半鸣钲溃万军"则写出了战争的紧急和混乱,即使在深夜,战鼓也突然响起,将士兵惊醒,展现了战争的恐怖。

"鲁港朔风掀恶浪"以鲁港为背景,形容北方凛冽的寒风激荡出汹涌的波涛,象征着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吴山寒日翳愁云"则描绘了南方吴地的荒凉景色,连日光都被阴郁的云彩所遮蔽,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虑与哀愁。

"周褒媚己终亡国"和"孟德欺孤忍负君"这两句分别指代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是周幽王的宠臣虢石父,二是三国时期曹操对待刘备的背信行为。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权谋和背叛的厌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与信义的重视。

"大木已颓天柱折"用“大木”比喻国家的栋梁,“天柱”象征着支撑天地的柱石,这里的“已颓”和“折”,意味着这些原本坚固的支持已经崩溃,国家和社会的根本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

"钱塘江上雁成群"则以钱塘江为背景,形容大雁聚集成群,通常是秋冬季节的景象。这里可能借此表达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远去故土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强烈的意象和历史典故,传递了诗人对于战乱、背叛、忠诚失落以及国家动荡的深刻忧虑。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鲁港败北

夜半槌金鼓,南边事已休。

三军坑鲁港,一舸走扬州。

星殒天应泣,江喧地欲流。

欺孤生异志,回首愧巢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感慈元殿事

翠华扶辇出彤庭,蜜炬星繁天未明。

鹓鹭分行江上别,熊罴从驾雨中行。

绿波淼淼浮三殿,紫禁沈沈断六更。

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筠溪王奉御寄诗次韵呈崖松卢奉御

新诗蒙远寄,客路不胜秋。

同谷歌臣甫,新丰醉客周。

君今嫌作吏,我已厌封侯。

何日西湖曲,红船上下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蓝田

寒更客起卷花毡,又勒青骢过玉田。

一匊归心千涧外,十分秋思两峰前。

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

北望茂陵应咫尺,髑髅沙白草芊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