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侍御

看君绣斧秣陵回,乌府遥应接凤台。

寒雨钟山千水下,白云秋色大江来。

时危揽辔中原出,日近封章北极开。

当道狐狸何足问,边城今有郅都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送王侍御》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壮丽的金陵风光与王侍御即将远行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使命的期许。

首联“看君绣斧秣陵回,乌府遥应接凤台”,以“绣斧”象征王侍御的官职尊贵,其归途令人瞩目;“乌府”与“凤台”形成对比,既暗示了王侍御身份的高雅,也预示着其将前往的重要地点。

颔联“寒雨钟山千水下,白云秋色大江来”,以自然景观渲染离别氛围,寒雨与秋色交织,钟山与大江相映,构成一幅壮阔而略带凄美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时危揽辔中原出,日近封章北极开”,点明王侍御即将面对的严峻形势与重要使命,他将离开安全之地,前往危险的中原,同时暗示朝廷对他的信任与期待,封章北极,意味着将有所作为,开启新的篇章。

尾联“当道狐狸何足问,边城今有郅都才”,以“当道狐狸”比喻那些阻碍正义与国家利益的小人,表达对王侍御正直品格的赞扬,并坚信他有能力处理边疆事务,如同汉代名臣郅都一般,为国效力。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国家与使命的崇高敬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与对未来成就的满怀信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同子与登湖上台

大漠苍苍鸿雁回,中原极目思悠哉。

白云双阙湖边出,落日西山树杪来。

词客百年相对酒,秋阴万里共登台。

侧身戎马过逢地,城柝朝闻角暮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五夜子与明卿见过

日落青梧白露生,倦游词客凤凰城。

千门过雁来秋色,万里衔杯对月明。

上苑寒高金狄掌,西山影静羽林兵。

解颜今夕无烽火,二妙何当罢请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徐吴二子弘法寺台眺望

摇落偏惊祗树林,白云鸿雁亦萧森。

何知潘鬓淹郎署,但许燕山壮客心。

欲雨诸陵来朔气,西风千里动秋阴。

悲哉联璧登高赋,徙倚荒台见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大司寇应公归台州

摇落黄金骏马台,都门供帐亦贤哉。

炎荒想见乘轺出,北斗旋听曳履回。

秋色白云生海峤,主恩华发卧天台。

西曹官属衔知遇,东阁清时好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