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

片帆浮桂水,落日天涯时。

飞鸟看共度,闲云相与迟。

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一片孤舟在桂花江上漂浮,夕阳西下,天边遥远。
飞翔的鸟儿似乎也在陪伴着我度过,悠闲的白云则缓缓移动。
江面宽广,不分早晚,船只漫无目的地漂荡。

注释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船帆。
桂水:指桂花江,可能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地名。
落日:傍晚的太阳。
天涯:天边,形容遥远的地方。
飞鸟:飞翔的鸟儿。
共度:一起度过。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
相与:相伴,一起。
长波:广阔的水面。
无晓夜:不分昼夜。
泛泛:随意漂浮的样子。
何之:去哪里,指船的目的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晚景象。开篇“片帆浮桂水,落日天涯时”两句,设定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夕阳西下,最后一抹光辉洒在天边,而那片孤帆正漂浮在桂江之上。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色,也透露出诗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接下来“飞鸟看共度,闲云相与迟”两句,通过对飞鸟和闲云的观察,强化了这种宁静感。飞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闲云则随意地漂浮,与诗人一同享受这份悠然。

最后,“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一种超脱的态度。长波无边,无声息,这是时间的流逝,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而“泛泛欲何之”的“泛泛”,则给人以一种从容不迫、随遇而安的感觉。这不仅是一次实际的游船体验,更是在精神上的一种解脱和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境界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态度。这也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咏张諲山水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锡]韵

放歌行荅从弟墨卿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

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

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

敛迹俛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

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

空歌汉代萧相国,肯事霍家冯子都。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兴来逸气若涛涌,千里长江归海时。

别离短景何萧索,佳句相思能间作。

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

形式: 古风

临别送张諲入蜀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

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

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

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

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

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

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

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形式: 古风

春送从叔游襄阳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饮南阳城。

客梦岘山晓,渔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同人应馆谷,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辞上京。

时方春欲暮,叹息向流莺。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