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寿立斋

我歌远游篇,西望心悠然。

孰能为此游,渺渺重山川。

和鸾车班班,珩佩声珊珊。

块视几邱陵,带视几流泉。

正气凝阳刚,端操凌云烟。

犹将径天地,奚独此江山。

黄鹄以为御,鸾凤以为参。

云旗何扬扬,八龙亦蜿蜿。

一举众山小,再驰天地宽。

三驾跨八极,高驰阊阖间。

正阳以为粮,六气以为餐。

金丹毓天和,玉色頩脕颜。

俯视世蚊虻,起灭瓮盎边。

高超凌太初,达观真后天。

愿言膏吾车,执鞭随两骖。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吟唱着远游的诗篇,向西望去心情悠然。
谁能完成这趟旅程,眼前重重叠叠的山川绵延。
车驾装饰华丽,铃佩声清脆悠扬。
目光所及,丘陵起伏,流水潺潺。
正气充满阳刚,高尚节操直入云霄。
我志在穿越天地,岂止局限于眼前的江山。
以黄鹄驾驭,鸾凤相伴左右。
云旗飘扬,八条龙蜿蜒前行。
一飞之下,群山皆小,天地更为开阔。
三次驾车,跨越八荒,驰骋于天宫之门。
以正阳为食,六种自然之气为滋养。
修炼金丹,汲取天地和谐,容颜焕发如玉。
俯瞰世间,如蚊蝇般微不足道,生活起落于杯中。
超越初始,达观人生,超脱于自然法则。
我渴望为我的旅程添上膏脂,握鞭驾驭,跟随两侧的马匹。

注释

歌:吟唱。
悠然:悠闲自在。
孰:谁。
渺渺:辽阔无垠。
和鸾:形容车驾装饰华丽。
八极:指天地四方。
膏吾车:比喻增添生活的乐趣或动力。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远游篇寿立斋》,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所作。诗人以远游为题,表达了对壮丽山川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他歌咏自己心向远方,感叹谁能有此豪情,面对重重山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和鸾车的鸣响、珩佩的珊珊声,描绘出出行的壮观景象。诗人强调正气阳刚、端庄操守,志在超越世间琐碎,直抵天地之间。

他想象乘坐黄鹄和鸾凤驾驭的云车,八龙蜿蜒,显示出无比的威仪。通过描绘远游的壮举,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通达自然的意境。他以正阳和六气为食,象征着精神上的滋养,追求金丹般的内在和谐与玉质般的容颜。最后,他以俯瞰众生的视角,表达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以及对人生道路的坚定决心,愿以美德润泽自己的人生旅程。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诗意,展现了金履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王妙虚道士诗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

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王希夷庐陵观梅

岁寒堂前桂树秋,秋风浩荡君西游。

羡君充此四方志,望尘何异登瀛洲。

人生难得心相识,况君与我心相得。

君心谁似惟梅花,雪霜不改馨香德。

顾我思君日几寻,岁寒又见梅花春。

见梅不见故人面,空咏梅花如故人。

月明千里虽同致,畴昔追随今少异。

始信灯窗朝暮同,此会人生良匪易。

噫吁嘻,安得彼此长似岁寒枝,清芬处处同襟期。

形式: 古风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一)

昆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

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

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五)

白云苍山东,归骖迈长道。

采采斑斓衣,怡怡华萼耀。

俯仰浩无怍,归来岂不好。

正疑税驾初,已有徵车召。

努力崇明德,勋庸良自保。

我亦志四方,匪伊瞻旗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