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峰院龙龛山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天柱像支撑南极的巨柱,蓬莱山重压在巨大的海龟上。
云层翻滚,石阶道路艰险,潮水退去后,海港显得格外高峻。
客舍中听到鼍鼓声,秋风吹过,勾起了我对蟹螯的思念。
倚着栏杆眺望故乡的树木,心中思绪飘向千里之外的楚江河岸。

注释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象征支撑天地的柱子。
南极:指南方极远之地,象征天涯海角。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远方或仙境。
巨鳌:神话中的大龟,象征大海的守护者。
鼍鼓:古代的一种皮鼓,由鼍(鳄鱼)皮制成,常用于祭祀或报警。
蟹螯:螃蟹的大钳子,象征美食和思乡之情。
乡树:家乡的树木,代表故乡的景象。
楚江:泛指长江流域,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古代楚国的地域。
皋:水边高地,这里指江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游灵峰院龙龛山》。诗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龙龛山的壮丽景象。首句“天柱支南极”运用夸张手法,将山峰比作支撑天地的天柱,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峻。次句“蓬山压巨鳌”则借蓬莱仙山压住巨鳌,寓言山势之重,令人感到其威严壮观。

接下来,“云崩石道险”描绘了山路崎岖,仿佛云层崩塌,增添了神秘与艰险的气氛。而“潮落海门高”则通过海潮退去后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山势之高,以及诗人登临的豪情。

“客馆闻鼍鼓”写在旅舍中听到类似鼍鸣的声音,增添了山中的野趣和静谧。诗人借“忆蟹螯”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最后,“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皋”以眺望远方的故乡树木收尾,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意,以及对千里之外的楚江边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龙龛山的雄奇景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游金山寺

平日压尘土,今游兴味长。

波涛围四际,台殿起中央。

鱼听晨餐鼓,云和夕炷香。

薰风休递吹,襟袂不胜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烟霞洞

新晴特地入烟霞,道并南山转更赊。

幽磬过邻溪口寺,众鸡鸣午野人家。

洞深随溜先如雨,石古笼藤乱放花。

潘岳小园犹作赋,轻轩选胜乐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答孙推官

不是穷轮始问途,肯将全璧混泥污。

尚平婚嫁何时毕,陶令田园先自芜。

羁旅且甘家四壁,牢愁须借酒千垆。

唯应抒素推文富,落笔词章气象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谢阮评事

手授新书荷至情,何时仙诀得真精。

高年转觉面颜少,细字全由眼力明。

药箓谩劳分上下,丹炉终费修亏盈。

争如一语醒然悟,独葆天光不外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